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晋宁 > 第9章 伴读

晋宁 第9章 伴读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9 22:22:32 来源:文学城

延和帝的子嗣活下来的只有萧季钧和萧季绾,这一儿一女自出生起就被看顾得紧,因而开蒙后便没有像其他宗室子弟和世家子一般去太学,而是在各自的宫殿中单独延请老师授课。延和帝夫妇生怕一人读书读得无趣,便遵从皇室的惯例,设了伴读,于是萧季钧在开蒙那一年就有了陈青吾这个伴读。

萧季绾是天下独一的公主,从小除了萧季钧和陈青吾,身边便再无其他同伴,而萧季钧身子不好,陈青吾又是萧季钧的伴读,事事需以萧季钧为先,加之这俩都是男儿,同萧季绾总有玩不到一处去之时。

没有同伴的萧季绾很多时候都是无趣的,她对萧季钧有伴读这事儿羡慕得紧,过去的几年中数次向延和帝夫妇提出想要一个伴读,都被帝后否了回去。

帝后给出的理由是,她念书向来三心二意,若再有一个伴读,必定不好好读书,萧季绾一人在韦学士门下学了七年,得到了韦学士全心全意的“照拂”,虽自觉这样的日子昏暗无望,却也渐渐习惯了,不过她心中总有一个隐隐的期待,那就是有朝一日帝后会点头同意,给她一个伴读。

为妧娘求情,也是萧季绾在为自己争取。三岁那一年萧季绾误入掖庭,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妧娘,虽然妧娘不会说话,但是妧娘比她长乐殿中所有会说话的宫人都要有趣,妧娘教她用零落的梅花花瓣写字作画,无声地陪着她玩了一个下午,萧季绾感受到了有一个同伴的乐趣,被燕皇后的人带回去时还依依不舍的,甚至在回去后数度想要再去掖庭寻找妧娘,无奈那时她年纪太小,因着那一回走失,燕皇后看管她看管得更加着紧,一连数月她连长乐殿的殿门都不曾出得去,等到能出去了,她也差不多忘记了妧娘,直到前一阵再次遇到她。

萧季绾打心眼里觉得,妧娘应当是她的伴读,所以为妧娘求情时她才想到用“工诗能赋才华出众”作为赦妧娘出掖庭的缘由,至于这个缘由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在她想来反正妧娘识字,等当了她的伴读再学也不迟。

对于掖庭罪籍的宫人而言,能够被赦免离开掖庭已经是幸事,妧娘不光离开了掖庭,还成为了晋宁公主的伴读。宫人们觉得,她运道不是一般得好,而妧娘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惊讶与兴奋,她本就心不在此。

妧娘表面波澜不惊,相比之下,萧季绾倒显得喜形于色。

得了这个伴读的第二日,她破天荒地在卯时一刻就到了学堂,也就是长乐殿的四大配殿之一,比韦学士足足早了三刻,以至于韦正度韦学士在踏入配殿时还以为自己昨夜未曾休息好眼前出了幻影。

萧季绾见了韦学士,先是起身行了学生礼,而后乐呵呵地拉过妧娘,向韦学士介绍道,“老师,这是我日后的伴读,叫妧娘,她会写字。”萧季绾格外强调了妧娘会写字,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长处。

韦正度昨日在家中就接到了帝后的传话,帝后告诉她今日萧季绾会带一名伴读上学,还说这名伴读是从掖庭寒梧院出来的,令他多加留心。

帝后未曾明言,但韦正度稍想一想便能明白。掖庭寒梧院出来的是罪籍,帝后又对她的身份只字不提,便只能是多年前没入掖庭的慕容氏女眷了。

“嗯。”韦正度未改他终年一成不变的板正脸色,面对萧季绾带着夸耀的目光,他只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时辰已到,公主,臣要开始今日的课业了。”

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反应,萧季绾失望地低下头,不过她很快就开心起来,因为她发现今日韦学士并未带晦涩难懂的《春秋》前来,“老师,今日我们不读《春秋》吗?”

“今日习字。”韦正度提笔饱蘸了墨,运气流畅地在白宣上写下“永”字。

萧季绾刚舒展的眉眼顿时又皱成一团。

怎么是“永”啊!这个字她习了数年,一直都写不好。

韦正度写好后停笔看向萧季绾,萧季绾迎着老师审视的目光,战战兢兢地握起笔,正要下笔,忽然灵机一动,“妧娘,老师说这个‘永’字的写法可有讲究了,不如我教你吧。”

韦学士拿起戒尺敲了敲长案,“公主不可三心二意。”

萧季绾听见戒尺的声音,下意识身子一抖,缩起胳膊老老实实地下笔,韦正度见状皱眉,戒尺挨着案几又是重重一拍,“腰背挺直。”

萧季绾骤然被吓了一跳,笔下没控制住,斜出去一横,一个“永”才写了两笔就被韦学士吼废了,委委屈屈地将写废的这一张换到一旁。崭新的白宣在长案上铺开,这一回她不敢敷衍,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一笔一划写了“永”。

韦正度一手抄着戒尺,一手背在身后,踱到萧季绾身边,瞧见她写的字,眉心隐隐一跳,却并未说什么。

老师站在一旁不言语,萧季绾只好换了张白宣重新写,写够了十张,韦正度才开口,“好,‘永’字就练到这儿。”

萧季绾闻言松了口气,俯身就要去收拾写了字的白宣,妧娘急忙倾身过来帮她,看见萧季绾的字,心中一惊。

不能说萧季绾写得不好,也不能说她写得极好,毕竟还未满十岁。可正是因为十岁,妧娘才觉得心惊,萧季绾的字看着稚气青涩,可已有铁画银钩的千钧之势。

妧娘悄悄看了萧季绾一眼,还未长开,同燕皇后有六分相似。

下了课回到长乐殿的后殿寝殿,萧季绾躺倒在榻上,让执素给她揉揉手腕,香漏盘中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到午时了。

妧娘去书房放置好萧季绾的课业,静静地回到萧季绾身边,萧季绾打了个哈欠,“执素,你去让林殿正问问,殿中省的侍御医几时过来。”

“是。”执素退了下去。

萧季绾双臂向后用力,想从榻上撑起,无奈今日练字练得手酸,一时脱了力,砸回榻上,“哎……”她忧愁地开口,“妧娘,我那字总也写不好,老师会不会一直让我练,练到天荒地老的那一日?”

妧娘将萧季绾从榻上扶起,头顶不小心碰到了帘子上垂下的流苏,流苏堪堪勾住了她发间的杂花银钗,她顾不得回答萧季绾的疑问,反手去解,怎么也解不开。

萧季绾看得心急,站在榻上一手握住杂花,一手握住流苏,用力一扯,杂花是被解救了下来,流苏也彻底断了。帘子上秃了一块,看着并不好看。

“无事,这帘子我用了许多年,正好也该换新的。”萧季绾不甚在意,将杂花银钗还给妧娘,“侍御医怕是一时半会儿过不来,我们先用膳。”

按规矩妧娘是不能同萧季绾一道用膳的,所以她只能先侍奉完萧季绾用膳,再下去吃。吃了一半,执素来唤她,说侍御医到了。

昨日萧季绾请了后宫司药司的司药前来为妧娘看嗓子,司药说妧娘的嗓子是幼时高烧引发出了体内隐疾,已经耽搁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想要完全治好,怕是很难。

司药用委婉的说辞给妧娘下了诊断,萧季绾不信,便去求了延和帝,一个体恤宫人的说辞令延和帝松了口,点了殿中省尚药局的侍御医今日来长乐殿,萧季绾心急,原本说的是未时,她派林殿正去催了又催,侍御医这才提前到来。

侍御医给妧娘搭脉,眉心皱了又皱,萧季绾紧张地问,“可是有什么?你直言就是。”

侍御医收了手,老实回答,“时辰不对,诊不出脉象。”

“什么叫诊不出?”萧季绾还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脉虚,不大好把出脉象。”

“脉虚?”萧季绾记得她体弱多病的阿兄都不曾有诊不出脉的时候,难道妧娘的身子竟比阿兄还弱?她立时着急起来,“莫非除了嗓子,妧娘还有别处不好?”

侍御医为难道,“臣也没料到妧娘到了下半日会诊不出脉,臣看不出,因此公主的话臣无法回答。”

“那何时才能诊得出?夜间?上半日?”

“辰时之前最好。”侍御医回答。

有了侍御医这句话,萧季绾又去了宸元殿,这一回她指明要宋奉御,还必须卯时就到长乐殿,延和帝没想到她对妧娘的嗓子这般上心,笑着由她去了。

第二日宋奉御卯时按时到达长乐殿,见到了那位让公主惊动殿中省的宫人,不过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并无奇特之处,想来是公主从来没有过伴读,觉得新鲜才这般上心。宋奉御没说什么,尽职尽责地为妧娘诊了脉。

脉象是不大好,才十二岁,身子就透得跟筛子似的。宋奉御沉吟了许久才开口,“公主,妧娘的嗓子臣没什么把握,只能勉力一试。”

“那其他呢?”萧季绾又问。

“其他?”宋奉御斟酌着措辞,委婉道,“若能好生调理,并非什么疑难杂症。”

妧娘闻言垂眸,她这副身子是从鬼门关切切实实走了一趟,又在掖庭将就了十二年,她早知不会太好,不过她不甚在意,她总归是要离开的,只是她这嗓子……

妧娘的思绪百转千回地绕着,宋奉御专司延和帝龙体,想必医术高超,她没想过萧季绾会如此执着,竟然去延和帝面前将宋奉御求了来,也不知宋奉御会不会看出什么。

萧季绾瞧见了妧娘的紧张,以为她是害怕治不好,便安慰她说,“妧娘你放心,宋奉御医术高明,定会将你治好的。”

萧季绾格外在意这件事,非得强迫宋奉御将能用得上的药方全部写下,宋奉御忍不住劝道,“公主,药虽能治病,却也不可多吃,这么多药方难免有相冲之处……”

萧季绾看了看满案几的药方,也知道多了,“那劳烦宋奉御挑一张最要紧的。”

宋奉御挑了一张,“这一副眼下最合适,与治嗓子的药物亦不相冲。”

“嗯,多谢,执素。”萧季绾唤了执素进殿,执素手中还提着许多赏赐,萧季绾解释道,“许久不曾见到善水阿姊,还请宋奉御为我带些东西给阿姊。”

宋奉御膝下有一子一女,长女名叫宋善水,年十二,其实萧季绾并没有见过宋善水几回,她这般说也是想找个由头赏一赏宋奉御。

“臣代小女谢公主赏赐。”

“嗯,执素,你去送一送宋奉御。”

待宋奉御走了,萧季绾再次安慰妧娘,“妧娘,你放心,皇城内有全天下最好的医师,这个不行我们就换一个,总有一个会治好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