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晋宁 > 第8章 夜月

晋宁 第8章 夜月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9 22:22:32 来源:文学城

延和帝今日的气色又比昨日好了不少,已经能够行动自如,下榻走动,若非张淑妃来宸元殿闹了一场,他或许还能更好些。

“孤不是下令不许拿这些琐事惊扰陛下吗?”燕皇后质问宸元殿侍奉的宫人,“淑妃不知轻重,你们也不知?”

钱大监躬身解释道,“殿下,淑妃坚持要见陛下,说若陛下不见,她就站着不回,奴怕伤到皇嗣,这才为她通传。”

“是朕听见淑妃的声音,命人出去询问,这才让她进殿的,”延和帝安抚道,“朕明白你的心意,只是淑妃所求之事已不仅仅只是后宫之事,朕不愿再令你为难,便准了她省亲的请求。”

“那陛下打算将淑妃省亲之日定在何时?妾也好早些命人准备,”燕皇后隐有担忧,“淑妃身怀六甲,不出两月便要临盆,妾是担忧她身子不便,这才说等她生产完再议此事,谁知淑妃竟执意在此时省亲。”

延和帝含笑听着燕皇后说话,等她说完,才吩咐钱大监去书房拿来一封奏疏,“你看看。”

燕皇后不明所以地接过奏疏展开,越往下看眸光越亮,“这是,追加蓬莱郡军费的奏呈?”

“嗯,”延和帝肯定道,“赵仆射今晨刚递上来的,说北齐自博州一战后数年不曾有异动,怕他们暗中筹谋南下,作未雨绸缪之计,蓬莱应当加固防线,这一次他们出手很大方。”

“今晨赵仆射的奏疏刚递过来,下午张淑妃就来宸元殿,”燕皇后笑了笑,“这舅甥俩倒是心有灵犀。”

“所以朕准了,”延和帝意有所指,“就当是,意外之喜。”

“如陛下所言,”燕皇后满意地合上奏疏,“不知陛下对淑妃省亲的安排,有何特别的叮嘱?”

“阿笙以为呢?”延和帝问。

“妾以为,”燕皇后仔细思虑了一番,才接着说道,“淑妃孕中省亲,一则要保其安危,不若令左右威卫同时护送。”

延和帝赞同地点了点头,“可,赵氏与张氏也是此意,那其二呢?”

“陛下子嗣单薄,为显对淑妃这一胎的郑重,不若妾借出皇后仪仗?”燕皇后问,“如此陛下以为如何?”

“皇后仪仗?”延和帝戏谑地问,“全副?”

燕皇后故意敛了笑,“陛下若是想,也并非不可。”

“那就半副。”延和帝抬手点了点燕皇后,“你啊,早就想清楚了,还偏要朕说出来。”

“为着淑妃省亲一事,妾为陛下在前朝后宫抗了几近一月,陛下倒觉得妾多此一举了?”燕皇后佯怒。

“哪里,”延和帝矢口否认,“阿笙好谋略。”

“不比陛下料事如神。”燕皇后回敬道。

“行了,淑妃省亲之事就议到这儿吧,”延和帝想起一事,好奇地问,“听说你今日应阿绾之请,赦免了掖庭一个罪籍的宫人?”

“陛下的消息灵通。”说起此事,燕皇后发出一声感叹,“是慕容氏的那个孩子,阿绾为她求了妾许久,今日更是罔顾宫规强行带她出掖庭,阿绾还是头一回这么不听劝,也不知着了什么魔,非得在这事儿上路见不平。”

“慕容氏的孩子?”延和帝倍感意外,“慕容博的那个孙女?朕记得她入掖庭是还不到两岁。”

“是,叫妧娘。”燕皇后叹了口气,“当年崔怜芳便是为了她强出掖庭,惊动了左领军卫,这才引得封宫……”

“都是前尘往事了,一晃快十年了。”说起当年最后关头的功亏一篑,延和帝还是觉得遗憾,“当年只差一点点……”

燕皇后摇了摇头,驱散乍然而起的愁绪,“阿绾在此事上执拗得很,说那妧娘在掖庭受尽了欺负,非得救她,妾拗不过她,这才……”说着说着,便感到不对劲,延和帝正目光如炬地盯着她,她一哂,“陛下这么看着妾,倒像是对妾的心思了如指掌。”

“那孩子既是慕容氏的人,此时赦免她倒是个好机会,”延和帝看向直棂窗外,那支被萧季绾特意求情留下的花枝依旧繁花团簇,“赵仆射与淑妃,这前后脚的时辰掐得格外精准。”

此话说到了燕皇后的心坎上,“妾的心思真是瞒不过陛下,妾也以为这是个好机会,上一回整顿宫闱,还是阿绾出生那一年,隔得太久了。”

“嗯,”延和帝点头,随即提醒道,“那个妧娘,阿绾要留便留,只是需得格外小心,她终究是慕容氏的孩子,再则,”延和帝认真地开口,“既是举贤不避仇,那便赦得彻底,对了,赦那孩子出掖庭,用的是何由头?”

燕皇后想起这个便觉得好笑,“说是‘工诗能赋,才华出众’,是阿绾想的,至于真假,妾也不知道,不过陛下所言极是,妾也认为既然都赦了,那便赦得彻底,此事妾会寻一个好时机,除了此事,还有一事,妾……”

燕皇后欲言又止,延和帝主动问,“可是还遇到了其它难处?你我之间还有何不能直言的?说来与朕听一听。”

“是与阿绾有关,陛下可知今日她带妧娘强出掖庭,妾有多生气!”

延和帝眉心一皱,“你罚她了?”

“没真罚,让她在坤仪殿跪了一个时辰,”想到萧季绾今日在坤仪殿的表现,燕皇后还是觉得出乎意料,“可她后来的举动,令妾感到意外。”

燕皇后将坤仪殿上萧季绾的一言一行都对延和帝说了个清楚,延和帝听完后,惊讶更甚燕皇后,“阿绾她真是这么说的?”

“可不是么,”燕皇后面上不知是忧是喜,“妾听到时既觉得有趣,又没由来地感到不安,从未有人教过阿绾这般进退有据的话术,她哪里懂得的这么多?”

延和帝陷入沉默之中,燕皇后一见他的神色,便知他同她想到了一处去,“今日的事,让妾想起阿绾周岁时抓周抓到了玉龙子。”

玉龙子【1】是大晋皇室一件充满神奇之物,凡得到玉龙子的人,无一例外最后都君临天下。玉龙子是大晋立国之时太祖皇帝自前朝宫殿中所得,得到的方式亦是充满神秘。据闻太祖皇帝攻入前朝皇宫时,忽然天降彩云,落地成玉,这玉就是玉龙子。彼时太祖还是景王,为高祖皇帝第二子,上有太子兄长,皇位轮不到他来继承,可偏偏天下一统时太子病逝,功勋卓著的景王顺势成为太子,继承皇位,是为太祖。太祖登基后的第一年,皇九子出生,太祖皇帝将玉龙子赐给了这位九皇子,阴差阳错的,后来继承太祖皇位的从皇长子变成了九皇子,这玉龙子仿若有灵,此后凡是得到玉龙子的,都当了大晋的皇帝。

因玉龙子有此等传说,永隆南渡之时,延和帝特地带上了玉龙子,萧季钧出生后,此物便被赐给了他,萧季钧也一直将玉龙子带在身边。萧季绾周岁时行抓周礼,萧季钧作为兄长也在一旁观礼,那时萧季钧不过两岁,大约觉得好玩,便在萧季绾抓周时故意解下腰间的玉龙子逗弄她,于是萧季绾在满地的昂贵物件中,径直爬向了萧季钧,一把抓住了他手中的玉龙子。

“或许只是巧合。”延和帝安慰燕皇后,“有朕、有你,还有阿钧在,天下江山的责任断然不会落在阿绾身上,她只是我们的小公主。”

“妾也希望阿绾永远无忧无虑,太平长乐。”燕皇后说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2】。

看着窗外的明月,不知怎么的,妧娘就想到了曾经读过的这一句诗。

这诗是何人所写她已经不记得了,曾经的许多事她都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应当是死了的,可不知为何一睁开眼睛,就来到了这里。

她不属于这里,她想回去,尽管回去以后她也并不知还能怎么活下去,可她就是想要回去,即便死,是要死在她本该在的地方。

来到这里的十二年,寄居在一个女孩的躯体中,可灵魂却还是她自己的。为了回去,她尝试了许许多多的方式,她以为自己来的契机是这个名叫妧娘的女孩高烧而亡,所以她反复想要重演十年前那个大雨滂沱的深夜,将一切送回原点,可是,显而易见的,她没有成功,否则她也不会至今仍留在这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3】。

她并不是很明白上天将她送到这里的原因,她也不是很想明白。

身后床榻上响起细微的声音,“妧娘,你怎么站在窗前?”

萧季绾夜半口渴,想要唤宫人给她倒水,一睁眼便看到了窗边的妧娘,妧娘背对着她,在看月亮。

妧娘将不属于这份年岁的波澜收进眼底,缓缓转过身,走到萧季绾身边,“公主怎么了?”她在萧季绾的掌心写道。

“渴了。”萧季绾回答。

妧娘倒来水,萧季绾喝完重新躺下,她问妧娘,“你喜欢看月亮?”

“替公主守夜,怕自己睡着,就看看月亮。”妧娘一笔一划地回。

萧季绾侧身半仰着头,看向直棂窗外,月亮悬在天边,清冷而遥远,“长乐殿的月亮和掖庭一样吗?”

妧娘点头。

“哦。”萧季绾重新躺下,对妧娘说,“守夜也是可以休息的,那边有个软榻,你累了可以去休息,我应当不会再醒了。”

注释:

【1】玉龙子:有原型,为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宫中所得,后被送给第九子晋王李治,后又被武则天赐给李隆基。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夜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