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冷面世子后 > 第3章 第 3 章

嫁给冷面世子后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地心落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02:19:47 来源:文学城

大翰建国上百年,西南边陲与惠国的领土纠葛问题始终是大翰众人心中难言的隐痛,无数将领精兵折戟于南境。何时收复西南,亦是悬在历任君主头顶的一把利剑。

自去年程明昭率军出征起,征战路上连克劲敌,收回了锦州、贺柘、连川三座原属于大翰南部的重要城池,还有其他中小城池十数座。敌军将领败逃投诚各半,惠国君主熠帝不得不向翰朝请和,签订休战盟约。

此次南境战场大捷,乾帝大喜,叮嘱礼官一应凯旋事宜皆按最高规格办理。

景春与程明昭简单用过早膳后便入了宫。

今日宫中比起往常要热闹许多,皇亲重臣的车马陈列于宫门前,景春打眼一瞧便看见从前相熟的几位千金小姐。

如今大家各自都嫁了人,内宅纷扰,鲜少再见。

景春正要踏着马凳下马车,程明昭先她一步出车厢,见人探头,便主动伸手到跟前,意思明显。

周围已有人认出了定安王府的马车,目光状似无意地落在两人身上。景春察觉,握着程明昭的手下了马车。

既已决定要和程明昭做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那在这种场合,自己也不会落了程明昭的面子。

鹤台依山傍水,秋风灿灿,台下悉心养护的错季牡丹盛若云霞,倚石阶蜿蜒而上,拱卫出一座云中仙居;台内帷幔高挂,欢歌乐舞。

宫宴虽是接风劳军之意,但并非所有臣子都能入正殿与帝后同飨,除贤妃、淑妃、七位皇子公主和三公外,还有几位将领、宗室亲侯及其家眷。

帝后同席而坐,贤、淑二妃分坐左右。堂下先是太子夫妇,再是与之相对的程明昭与景春二人,随后才到其他皇子公主、臣子亲侯。

景春头一次见宫宴席位如此排布,不由得再次感叹程明昭在乾帝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人人皆知程明昭七岁入宫,由帝后亲自教导,圣上待之若亲子,武艺经论皆传于名师。

至于他因何入宫,景春不甚清楚,但猜测与旧日定安王府举家被灭有关。因为许多年前圣上便下了旨,禁止朝堂及坊间私议定安王府之事,尤其是在定安王世子面前。

年纪轻轻,得圣上偏袒,又身居如此高位,也难怪朝臣想要拉拢为婿,最后还让她成了个惨兮兮的挡箭牌。

景春心中无奈,偷斜眼去看程明昭的俊脸,却不小心撞上一道同样是看程明昭的目光。

谁?

她顺着那目光投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姑娘神色慌张,急急忙忙低下头去。

那姑娘容貌清秀,衫裙整洁干净,但款式却不是时下城中最流行的花样颜色,发髻所簪步摇也是少见的掐丝银百合,看来并非在京中长大的女子。

景春脑中巡过一圈,公主和大臣亲侯的女眷她或多或少都眼熟,此号人物以前自己从未见过,莫非这是——

程家的表亲。

在景春的印象里,程家表亲不多,平南严氏便是其中之一。

那姑娘前桌坐了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想来是她的父亲、原程老夫人娘家二兄的儿子严兼,按辈分算程明昭及景春该唤上一声表叔。

程明昭祖母、程家老夫人出身旧日名门江东严氏,严兼的父亲便是旧日的严家二公子,自程老夫人嫁到程家后因家事争端与大公子分了家,落户平南,数十年鲜少往来相见。

后来江东严氏子孙凋零,程家自十五年前灭门惨案发生后更是只有臻皇后、程明昭姑侄二人尚存于世,乾帝感怀程家亲缘不易,便有意让两家重修旧好。

如今往事随风,严二公子一家落户平南后也渐成一方名望。其长子严兼青年参军,为人机敏活络,在此次南征战场上亦有所功绩。所以乾帝赐了京中宅邸,食邑八百,还特准此次宫宴入正殿与君同飨。

近日听闻严兼妻女也时常入宫作陪,与臻皇后聊天解闷。

而刚刚与景春意外对视的女子,应该便是程明昭的表妹严采薇。

景春嗅到些许不寻常的味道。

程明昭的名声她是知道的,但没想到这名声能传去平南地界。

呵呵,也是颇不容易。

思及此,景春汗颜。

当时若非陛下指婚,旁人无可辩驳难动手脚,否则这份天上掉馅饼似的亲事撞上毫无权柄在握的静恩侯府,怕是她出个门都有无数贼人半道截杀。

如今嫁与程明昭为妻,景春也只愿树大莫招风,安安心心的过好自个儿的小日子。

谨言慎行。景春心中暗暗告诫着自己,执起酒盏抿了口清酒。

南境大捷,宫中难得听闻如此喜事,众人兴致颇高,连带着程明昭都不可免地喝了两盏。

乾帝和祁太子父子俩都饮了酒,虽未至大醉,兴味却起,左一句右一句的夸了一通程明昭,随后话锋一转,提到定安王府人丁一事。

“阿昭,此次大胜,惠国十年内都不会再犯我朝南境。你也该好好安顿一下,多多考虑为程家开枝散叶的事了!”

乾帝酒量欠佳又喜饮酒是众所皆知的事。平日里做惯了雷厉风行不苟言笑的帝王,偏偏酒后爱吐真言,不管真醉假醉,总趁兴说些憋在心里已久的话。

臻皇后是最早发觉这一点的人,毕竟年少时乾帝就是如此同她陈明情意的。

“陛下醉了。”臻皇后在袍服的遮掩下伸手扯扯乾帝衣袖,低声劝告道。

不曾想儿子和自个儿夫君是同一德行。

祁太子举杯附和:“是啊,父皇说得对。寻常男子到阿昭这个年纪,早已有三两儿女,就连我!”他极豪迈地拍拍胸脯,“比你还要小上半岁,如今都有了阿詹和丽君!”

阿詹和丽君是前年太子妃为祁太子诞下的一双儿女,彼时景春还只在传闻中听过程明昭的英名。如今两小儿生得雪玉可爱,二人大婚时的滚床童子便是他们。

的确,程家一脉人丁凋零,乾帝一直盼望着定安王府能再添新丁。程明昭十八岁时乾帝便旁敲侧击地提及此事,甚至还挑了几个貌美姬妾想要送进王府。

都被程明昭一口回绝了。

理由给得充足正道:血仇未报,南境未安,何以成家。

如今南境已安,乾帝心思卷土重来。

景春平放在膝头的手不自觉收紧,心里打鼓,只求两位贵人千万千万别点到自己。

程明昭神色淡淡,稍稍偏头用眼角余光看了眼低头做鹌鹑的景春,也做沉默状。

稳坐高堂的乾帝将两人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忽地,他唇角一勾,朗声大笑,阎王点卯似的点了景春的名。

“景春,你既已成了阿昭的妻,也应恪守本分,担起正妻的责任,为定安王府多多考虑。”

帝王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景春后脖颈发凉,扭头对上乾帝清明的眼眸。

一双眼如沉潭深渊,仿佛揽尽天地万物,凛凛如霜。

“若有姬妾为阿昭开枝散叶,更该尽到主母义务。”

鹤台歌舞仍欢奏,但在场众人都没心思再观赏,皆是屏了呼吸,目光落在景春身上。连祁太子都酒醒半分,扬眉瞪眼地看向自己的父皇,一张脸写满了诧异。

短短一句话,就将景春挂在火上烤了起来。

在外人眼里,两人一个是忠烈世家出身、深得圣眷的定安王府世子,另一个不过是承了祖上荫蔽,阿爹混得个侯爷名号的侯府小姐。

怎么看都算不得相配。

更何况程明昭新婚一月便领命南征,景春独守空房一年。如今世子凯旋未足月余,宫宴之上,陛下又主动提及姬妾一事,怕不是想要给定安王府多添几个新人。

思来想去,定是皇上自己都对这个定安王府世子妃不大满意,没准连程明昭也不把这个妻子放在心上。

不然,此举就是落了景春这个世子妃的面子,跟吃苍蝇还硬着头皮往下咽没啥区别。

毕竟天底下,有哪个明媒正娶的夫人愿意自家夫君纳妾的!哈,偏生还不能光明正大地表现出来,否则就要落得个善妒的名号。

景春自己从小看着自家爹娘伉俪情深,一生一世一双人,心中难免有期许,希望自己的夫君也要眼里心里只有她一个人。

但像她爹娘那般的眷侣终归是凤毛麟角,这世上多的是三妻四妾的男人。哪怕如乾帝与臻皇后,年少夫妻,恩爱半生,后宫也有三两妃嫔。

寻常人家的男儿入赘静恩侯府还尚可明说、敲打一番。

可如今自己嫁的是谁?

定安王府世子啊!

景春羽睫轻颤,平复了一番气息。

圣上此言倒让她警醒几分。

过去一年程明昭外出征战给自己省了许多新妇该有的麻烦,便不知不觉的将这些内宅之事抛诸脑后,可这一切并非是不存在的——换而言之,它们都将会随着程明昭的凯旋一一出现在生活之中。

夫妻之间如何相处、外人面前她与程明昭该是何种情态、丈夫是否纳妾、有了妾室之后她这个世子妃又该如何自处……

短短片刻,这些问题如滔天浪涌般扑过来,而堂上的威武帝王只不过是开了个头。

风云骤起,鹤台八面弦乐渐停,舞姬无声退场。场上众人各怀心思,都在等着景春的回答。

一片静默之中,景春稍稍转身,削肩细腰若水中亭亭清荷,秀丽端庄。她仰面看向堂上的帝王,眼神不卑不亢,声音清泠柔和:“臣妇谨听陛下教诲。定恪守本分,尽心竭力为定安王府开枝散叶,绵延子嗣。

若觅得良人可为夫君排忧解难,更是臣妇之幸,当以手足处之,不负陛下期许。”

这一番回答挑不出差错,以夫家为重,大度宽容,颇具颇具世俗眼中的高门主母风范。

程明昭本执盏饮酒,却在景春后一句话出来时定了神,侧头望向女子俊秀侧脸,黑眸湛湛,眼底莫名情愫翻涌,显出震惊之色。

她说什么?

若觅得良人排忧解难,以手足处之?

竟是如此吗?

怎会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