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富贵花她又争又抢 > 第1章 天降首富爹1

富贵花她又争又抢 第1章 天降首富爹1

作者:弃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22:52:11 来源:文学城

二月中,鄂州永安镇的天气被一场夜雨拉回寒冬。

湿寒的空气钻入鼻腔,韩奕照往常的时辰醒来,感觉胯间有异样,伸手一摸,果然胀起来了。

他连忙弓身往后缩退寸许,与紧贴身体的那团暖意拉开些距离。

枕头另一边是少女圆润的脸,睡得正香甜,均匀的呼吸让韩奕的紧张和羞耻稍稍减淡。

他无奈坐起身,揉了把跟前的小脑袋,“清儿,醒醒。”

片刻后,韩清将头往被窝里一埋,带着稚气的声音从被子里传出,闷闷的,“天还没亮呢……”

那音调拐了好几个弯,韩奕刚硬起的心又软了下去。

可他今年已有十三,个子拔得极快,嗓音也开始变粗,身体还会在晨间无意识产生反应。书院老师说这是少年迈向青年的象征,要切记注意与女子保持距离,克制身体冲动。

他狠心质问:“你何时钻过来的?”

她不应,韩奕将被角拉下来,语气带着嗔怪:“前日才跟你说过,往后你就是大姑娘了,不能再与我同衾而眠了,这就忘了?”

韩清眼都没睁,带着困倦原地翻了个身,嘟囔道:“夜里下雨,我说冷,是你掀被子把我搂过来的。”

韩奕噎住。

具体是不是这回事,他完全不记得了。她怕冷,又惧打雷下雨,搂她进被窝早已是习惯使然,根本不过脑子。但他没多纠结,反正这丫头没理也要搅三分,他何曾在嘴皮子上赢过她?

韩奕麻利地穿好棉衣,拨弄了下只有黄豆大小火苗的油灯,说:“你醒醒盹儿,我去生火。咱们要赶早去县衙,你身籍好不容易能办了,万不能错过了。”

“身籍”两个字,轻易就将韩清的困倦击退。

自她穿越到这异世,至今已经快五年了。没有系统、没有原主记忆、没有金手指也就罢了,她还悲催地穿到一个五六岁女娃的身上!

更悲催的是,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字与前世也大不相同。别说一个封建社会,就是她死前那个文明时代,把一个半大女娃扔到语言文化不通的非洲,也很难活下来吧?

哪怕给她个成年人的身躯,她也能为活命去偷去抢。这一身奶膘还没褪的女娃,是什么天打雷劈的开局啊!

作为一个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多年的社畜,她发扬顽强小草的精神,在这个仍处于封建社会的异世重新开始奋斗。而今,经过她近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要从一个“黑户”,成为一个有“身份证”的人了!

“黑户”激动!“黑户”自豪!

韩清与潮湿寒冷的空气做着心理对抗,补丁帘子相隔的外间,韩奕叮叮当当忙碌着。

不多会儿,他掀帘子进屋,将她的棉袄棉裤递过来:“喏,快穿上。”

棉袄被韩奕放在火灶上烘烤过,没了潮湿的冰凉感,暖烘烘的,熨贴到韩清心里。

韩奕是她穿越到这异世遇到的第一个人,彼时也不过八岁,是个孤苦伶仃的小可怜。韩清时常觉得,或许遇见韩奕,已经花光了她两世为人的所有运气。

这个小天使,让她前世今生遇到的所有艰难困苦,都不再难熬。

韩清洗漱完,韩奕已经煮好了菜干汤,往里打了个蛋花,又窝了两个鸡蛋。

二人泡着玉米饼子吃了饭,立即出发。

刚过立春,卯时未过,天尚黑,看不清路。

永安镇多是土路,夜里又下过雨,坑洼泥泞,二人走得深一脚、浅一脚。

走得小心,速度就慢,待赶到县衙门口,已有四人在排队了。

县衙还没开门,但二人不敢耽搁,赶紧排在后面。

鞋底沾了厚厚一层泥,韩奕寻了截树枝,让韩清脱鞋踩在他膝盖上,用树枝把鞋底的泥刮掉,问她:“袜子湿没?”

“没湿。”

韩清时常觉得有趣,她把韩奕当小孩,韩奕也把她当小孩,真是种奇妙的相处模式。

待天光大亮,县衙终于开门,等待办事的人已排了十几个。

衙门办事效率实在低下,连职级都没有的文书小吏,也喜欢拿腔拿调为难人。

他们坐在屋里,办事的人只能排队站在院里,出来一个再进去一个。半个多时辰,才办完三个人的事,韩清只能隔着门,竖起耳朵听屋里人的掰扯争吵。

大瀚律明令禁止行贿受贿,但一些小礼物算百姓对官员的“爱戴”,可以光明正大收。所以来衙门办事的人,通常会带包茶叶、烟叶,或是糖、酒之类的“硬通货”,以求个便利。

排在韩清前面的老汉想要过户田契,是个犟脾气,分明看出文吏故意为难,却也不愿掏钱,甚至大骂“世风日下,朝廷腐朽,大厦将颓”之类,简而言之就是诅咒朝廷被这群裙带关系上位的小人把控,迟早要完。

幸而大瀚开国君主是打着“仁义治国”的口号赢得天下,又在建朝之初就废除了跪拜礼和世袭制,也没有“冒犯天家”之类的大不敬罪了,所以老汉只是被衙役粗暴轰走,并未获罪下狱。

即便如此,封建时代,民不与官斗。韩清几乎可以预见,老汉要办的事儿绝不会顺顺当当办完了。

“下一个!”

文吏显然心情很差,话音里都带着怒气。

韩清内心忐忑,可千万别出岔子啊,她只是想要个“身份证”而已!

她仗着小孩模样,一进门就迫不及待谄媚奉承:“大人,那位伯伯年纪大了,脑筋不清醒。您为百姓沐雨栉风,不辞辛劳,可千万莫要因他气坏身体!镇子上万口子人,都要仰仗大人您呢!”

文吏并无官职,远配不上“大人”这个称呼。但这话从一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像是溜须拍马,再配上那一脸崇敬地表情,文吏心里莫名就舒坦了,话音也软了下来。

“小鬼头,你所来为何?”

“大人,我是孤儿,来办身籍。”韩清说着,连忙将怀里的大纸包放到书案上:“这是我做的鸡蛋糕。杨班头跟我提过,说大人家里十分喜欢这鸡蛋糕,特地叮嘱我给您多带些来。”

韩清刚到镇上摆摊时,有地痞来收保护费,她没钱交,地痞就掀了她的摊子。她打不过,最后逼得操刀顶那地痞脖子上,嚷嚷着要跟他拼命。

是县衙的杨班头劝下的她。

韩清很清楚,地痞跟衙门有利益输送。镇上就一条能摆摊的主街,地痞常年收保护费,捕快定是有好处拿的。

但她还想在镇上立足,就只能给杨班头面子放下刀。幸而杨班头可怜她是个孤儿,装模作样让地痞赔了钱,算是妥善解决此事。

自此韩清顺势抱上大腿,只要杨班头路过摊子,她总要塞点东西,逢年过节还往他家送节礼。有他照应,地痞再也没收过她的保护费。

去岁她打了模具,又造了土窑,开始卖烤鸡蛋糕,生意十分红火。

盈利肉眼可见的增大,她终于有信心能在这个世界立足了。可黑户是个逃不开的问题。想去更大更好的州府,开铺子、赚更多的钱,至少得先有个正经身份。

在大瀚朝,孤儿想要办理身籍,要么进官府所办的孤儿院,在孤儿院长到十六岁,要么就需要有年满十六岁的成人愿意收养她。

韩清不想去孤儿院浪费光阴,但韩奕家中只剩他一人,他又尚未成年,不能办收养手续。没法子,她只能忍着肉疼,拿出辛辛苦苦积攒的半数积蓄去贿赂杨班头,求他出面帮个忙。

“哦,就是你啊!”文吏显然得了杨班头知会,抬眼看向韩奕:“放你户头下?”

韩奕连忙将手上的户籍送上去:“是,劳烦您了。”

文吏翻看那张薄薄的户籍,瞟他一眼念叨:“你还不到十三呢啊……”

韩清心里一紧,这是嫌贿赂太少?

她可怜巴巴地眨眼,声调小心翼翼:“大人您行行好……”

“唉,真能给我找麻烦!”文吏口中抱怨着,却还是拉开抽屉拿出张空白身籍,叮嘱二人:“记住了啊,你们是远房堂兄妹关系,你来投奔堂兄,身籍丢了,来我这是补办的。”

韩奕一脸茫然,韩清却听懂了弦外之音。

文吏走的是补办手续,而不是黑户立户。这样万一出了问题,文吏大可将责任推到二人身上,说听信了二人的说辞,他最多有个审查不严的错处,小小疏漏不会丢了饭碗。

她忙道:“大人放心,我们记住了!”

文吏见她小大人似的保证,忍俊不禁问:“那你多大了?这年龄生辰我如何写?”

大瀚朝合法做工年龄是十二岁。韩清黑葡萄似得眼睛咕噜一转,认真道:“我十二了,就个子长得矮些。”

文吏被她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笑:“小鬼头睁眼说瞎话!我瞧你顶多九岁,不超过十岁。”

韩奕连忙道:“您写她九岁便是。”

文吏终究没抵住韩清撒娇卖萌的攻势,给她写了个十岁,生辰日期是她穿越到这来的那天。

从县衙出来,韩清只觉得压在头顶的大山终于敲碎了,以后能租铺子、去更大的州府、赚更多的钱了!

她开心得直蹦,不料乐极生悲,脚一滑踩进了泥坑。棉鞋湿透,韩清苦了脸,早知道就穿去年那双打了补丁的旧棉鞋出门了。

韩奕无奈笑叹,将她的湿鞋脱了,蹲下身说:“上来吧!”

韩清爬上他的背,感慨道:“原来你才比我高一个头,这两年都快有两头了。我吃得也挺多的,怎么光长肉不长个儿呢?”

韩奕唇角弯弯,不答反问:“你小时候我也常背你,如今为何不愿意了?”

“你正身体呢,不能负重太多,压狠了不长个儿。”

“还有这等说法?”

“万一呢?长个子是最重要的。你要长得高高大大的,这样以后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韩奕点头保证:“好,那我就长得高高大大,保护你。”

*

回到小院,房东大婶看见韩清手里的那只泥鞋,笑问:“呦,这是踩泥坑里了?”

韩清扁着嘴点头:“太滑了,婶婶出门可一定小心些!”

二人租住了小院的两间西厢房,一间用来住,一间用来做饭、吃饭、堆放杂物。

韩清打好一盆鸡蛋液,按比例加好糖,韩奕用她制作的简易打蛋器,隔温水将蛋液打到发泡。

韩清再将面粉与淀粉的混合体筛进鸡蛋液中,加适量的油翻拌均匀,倒进刷好油的铝制模具里,放进土窑烘烤。

韩清忙着,韩奕也不干等,打盆清水,在香甜味道中将她那只泥鞋刷净。

收拾妥当,二人推着板车出摊。

还没到摆摊地点,路人和路边商户便买走了小一半。

这是镇上贯穿南北城门唯一的青石板路,是商贾们为方便运输而修,道路两旁有许多摊贩。

小摊支好,鸡蛋糕摆上。

韩清用油纸包了六块蛋糕,是附近布庄掌柜刚要的。她口中念叨:“还是做面包、蛋糕好,虽然囤鸡蛋、油、糖成本高一点,但不像做卤煮味道那么大,清洗又费劲。就是打发蛋液太累人了。”

韩奕接过油纸包,“无妨。我有的是力气,交给我就好。”

韩清笑道:“等咱们开店雇了人,就不用自己动手了。”

韩奕去布庄送蛋糕,韩清又拿了一块放进盘子里,用菜刀切成小块供人品尝,高声吆喝:“松软香甜的鸡蛋糕喽!先尝后买!”

此时刚过晌午,昨夜又下过雨,路上行人不多。

韩清余光瞄到一行近二十人远远走来,领头的两人身披毛领大氅,气宇轩昂。

她眼睛一亮,认出那二人其中之一是施把头。去岁她曾见县丞大人恭恭敬敬把他送出城门,后来跟布庄掌柜打听得知,施把头洛家在鄂州府的话事人,在知府大人面前都是极有面子的。

洛家产业遍布大瀚及周边诸国,甚至远赴海外,是名副其实的大瀚第一商贾。

韩清不清楚洛家是做什么生意的,也没听说街上哪家铺子是洛家开的。但她知道,若把洛家看做一个跨国公司,那话事人就相当于“大区负责人”。

这可是难得拉投资的机会,于是韩清毫不迟疑端起刚切好的鸡蛋糕,上前推销产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