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逮只狗妖当坐骑 > 第4章 西行采药到益州

逮只狗妖当坐骑 第4章 西行采药到益州

作者:雪花飞羽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2-09 19:38:55 来源:文学城

谢铃儿认识她,在楼上跟她打招呼,小声喊:“何秋姐!”女子也看到她,抬头回以微笑。

等到她上台的时候,有第一次见她的客人在下面说:“年纪也大了吧。”谢铃儿看到何秋的动作明显不自然了一下。

有常听她唱曲的人维护她说:“听听就知道了,确实唱得好。”

有人在下面点曲子,高喊:“我想听李白给杨玉环写的清平调,就那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不少人附和他,掌柜走出来站在台前,伸出双臂,上下摇摆双手,说:“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点曲子的人说:“程咬金听得,杨玉环听不得,有谁管吗?”谢铃儿注意到何秋抱着琵琶的手有一点微微颤抖。

掌柜转过头对何秋说:“来一首‘春江花月夜’。”何秋答应了,她将琵琶调了调弦,开始边弹边唱。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琵琶看着普通,声音却十分悦耳动听,何秋唱得也好,一曲终了,下面爆发出喝彩,还有人往台上扔赏钱,何秋告谢下台。

谢铃儿带着二黄走出茶馆没多久,就听到何秋的叫声:“放开我!”她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之前骚扰过她的几个小混混在拉扯,其中一个说:“我不嫌弃你年纪大,要不就从了我……”

谢铃儿大喝一声:“我看是上次没打够,皮痒了是吧。”几个小混混见到是她,一窝蜂就散了。

谢铃儿不放心,对何秋说:“还是我送你回家吧。”何秋没有拒绝,三个人慢慢地往小镇边缘走去。

何秋第一次见到谢铃儿带个外人,还是个和她一般大的男孩,难免有些好奇,问:“这位也是你们门派的弟子吗?不知道怎么称呼?”

谢铃儿说:“是的,他以后跟着我出来跑腿。你喊他二黄就可以了。”

何秋说:“二黄?莫不是化用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谢铃儿没想到她将这个粗俗的名字想得这么文雅,内心一阵尴尬,但是面子上又不显露,说:“没错。”

何秋的眼神在两个人身上不停扫视,掩嘴一笑说:“很般配。”

谢铃儿知道她想歪了,本想澄清,又想起她一个独身女人没有依靠,改口说:“是挺好的。”说完这句话,二黄看了她一眼。

来到何秋的家,隔壁房子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也来和谢铃儿打招呼。

离开何秋家以后,二黄问:“她一个人住?”

谢铃儿回答:“是的,何秋姐虽然是本地人,早年在长安当过歌姬,年纪大了以后带着她师父回来,就是刚刚的老妇人,也是本地的。两个人重新买了房子住下来,平常就靠何秋姐出去卖艺为生。我也劝她找个男人过活,她不愿意。”

两个人来到药铺,老板和她熟识,打招呼说:“铃儿你又来了。”

谢铃儿说:“是的,掌柜。这次的药你看看。”

掌柜验过货以后,说:“还是按照以前的价钱给你。”

“之前问的雪晶莲还没有货吗,再没有我们供给你的外伤药也得断了。”

“你们换一味药试试?”

“师姐说雪晶莲最好,别的都差很多。”

“那就麻烦了,你们的外伤药收的人最多,价格最高。雪晶莲产自蜀地西侧的高山上,以前是大唐领地,现在那里和吐蕃交战,来往的商队都断了,我也实在弄不到货。”

“我自己想办法吧。”

离开药铺,谢铃儿有些发愁,骑在二黄身上,见他跑得飞快,突发奇想准备自己亲自去蜀地采药,她把想法告诉二黄,说:“二师姐管的药房,制造的药剂丹丸是现在琼花派最大的收入来源,一半人都靠这个养活。”

二黄听了没有说什么。

谢铃儿去师尊处告一段时间的假,准备往西边走一趟,到药铺掌柜说的墨尔多山上去采雪晶莲,带回来给师姐炼药获取钱财。一人一狗踏上路程,向西边而去。

长安方向来往蜀地的商队络绎不绝,两个人用障眼法一路跟着这些商队行进,不时穿过崇山峻岭,艰险激流。二黄脚力比宝马还要厉害,经常在山间纵横跳跃,即便只够落脚大小的石头,他也能借力攀登,更不用说还能纵身越过危险狭窄的山涧,这使得他们的速度比起这些商队远远快上不少。

休息的间隙,谢铃儿也经常站在高处,看着下面的马队驮着东西,慢吞吞地行进,长长的队伍像蚂蚁一样绕过来绕过去,就只为了一条安全点的路径,她感慨地说:“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玄宗逃跑都要往这里来,真是眼见为实,没有你我们哪能这么快。”

快到益州时,二黄正背着谢铃儿快速穿过一处悬崖,突然听到悬崖另外一边有人大喊:“居鲁士掉下去了!”

谢铃儿抓了抓二黄的耳朵,说:“有人有危险,我们去看看!”

二黄掉头向下面攀爬跳跃,看到有一个男人挂在悬崖下面伸出的树上,大概受了伤动弹不了,树枝被他砸得七零八落,很快就要断了。

就在挂住他的树枝马上断裂的前夕,二黄一口咬住他脖子上的衣领,带着他来到旁边一个凹进去的山洞。

谢铃儿将他放平,原来是个年轻男子,满脸的胡须,高鼻深目,竟然是个西域胡人,穿着胡服,身上却挂着不少汉人用的小物件。此刻他双目紧闭,已经晕了过去。

谢铃儿解除了障眼法,往上面大喊:“扔一根绳子下来,他受伤晕过去了,我把他绑上来。”

没多久,头顶一根绳子垂了下来,二黄把居鲁士绑起来,让上面的人把他慢慢拉上去。谢铃儿两个人也顺着绳子上去了。

商队里面的人见到突然多出来两个人,有些奇怪,问:“你们是谁,为什么在下面。”

谢铃儿早早想好了说辞,回答:“我们在山里采药,碰到你们有麻烦,特意帮个忙。”

商队里面汉胡混杂,首领是个胡人,特意走过来给他们行礼道谢。由于出了意外,马队已经停下来,有人在一旁照顾居鲁士。

谢铃儿听马队里面的人说起此行的目的地是益州,对二黄说:“世人都说论天下之盛,扬一益二。说的就是扬州第一,益州第二,可惜扬州在安史之乱中遭受大面积的破坏,不知道还有没有以前那么好。益州倒是躲了兵戈,趁此机会,我们去见识见识。”

谢铃儿随后和商队的首领打了招呼,跟着他们进益州城逛一逛。

到了晚间的时候,居鲁士醒了,听说谢铃儿两个人救他性命,特意过来道谢。整只商队在中原待了很多年,即便是胡人,汉话也说得很流利。

居鲁士说:“我小时候在益州待过一段时间,很熟悉那里的情况,进城以后带你们去玩。”谢铃儿求之不得有个向导,很高兴地答应了。

她看着居鲁士的异域面容,好奇地问:“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居鲁士说:“我们都是波斯人。”

谢铃儿耳闻过这个遥远国度的名字,说:“那很远吧,你们商队为什么不走长安到西域的商线,要来走这么危险的川线。”

居鲁士叹口气说:“我们也是滞留在大唐的波斯人,安史之乱以后,去西域的商路便被吐蕃、回纥这些国家占领了。我们没有办法离开,只能在大唐另外想办法谋生路,这一趟运到益州的都是广陵郡出产的海味和扬州的镜子,回程我们准备运送蜀地的茶叶。”

谢铃儿同情地说:“既然回不去,就在大唐好好生活。”

居鲁士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结婚生子了。”居鲁士指出商队里面好几个人是胡汉混血。

商队的首领走过来埋怨居鲁士,说:“让你稳重一点,今天要是死在这里,我怎么跟你爹娘交待。”居鲁士连连说抱歉,转过头对谢铃儿扮了个鬼脸。

进了益州城,谢铃儿两个跟着商队住进了一家他们常去的客栈落脚,住宿吃饭的费用商队全部都包了。居鲁士当向导,带着两个人在城里玩了好几天,连都江堰和青城山都去了。

大概到了商队约定离开的前几天,居鲁士陪着谢铃儿两个人在楼下大堂吃早饭,见到领队带着几个人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脸色很难看。居鲁士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跟着领队上楼,撇下他们自己吃饭。

大概中午的时候,居鲁士回来告诉谢铃儿说:“这几天没法陪你们玩,商队出了事情,我得去帮忙。”

谢铃儿本来就已经有点好奇,问:“什么事情,可以说来听听。你知道我会些道法,兴许可以帮得上忙。”

居鲁士说:“商队的钱丢了,回去要带的茶叶没法买,大家都很着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