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盘点名留青史的女性开始 > 第54章 东汉邓绥21严惩贪官污吏

【六,严惩贪官污吏

从古至今,贪污**一直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就像一颗毒瘤一般,不断地吞噬着人类的文明成果。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有惩治贪官的法律和措施。不少帝王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甚至将惩腐除贪当作头等大事。】

天幕下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脸赞同,在皇帝们看来江山是皇帝自己一个人的,怎么能允许别人摧毁呢?那些贪官污吏就是毒瘤,硕鼠一般的存在,若不及时铲除,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危害社稷。因此,惩腐除贪在皇帝们的眼里确实是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为了严惩贪官污吏,各朝各代都有针对贪官污吏设立的法律条文。

百姓们对那些贪官污吏更是恨得咬牙切齿,要是那些贪官污吏敢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估计会被痛恨这些贪官的百姓们活活打死。

【然而那些贪官污吏本人被处决了,他们的家人会有什么影响吗?

今天,我为大家说说邓绥是如何处理那些贪官污吏的孩子。

汉安帝即位之初,清河国相“叔孙光”就犯臧罪(贪污之罪),邓绥在处置了清河国相“叔孙光”可没觉得只是处置本人就够了,于是,邓绥还下令增以禁锢两代,也就是他的儿子也受到影响,两代人都不能再入仕为官。

面对这样的命令,东汉朝野大臣们心里是不舒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以往汉代官吏禁锢的期限是一世(仅禁锢官吏本人),邓绥此举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贪官禁锢两代的先河。

后来,为了进一步整顿贪污**现象,邓绥又加大了对贪官的惩治力度,增加到禁锢三世,也就是贪官的孙子也受到影响,三代之内都不能再做官了。

直到尚书陈忠上疏劝谏此法过于严厉,邓绥才废除了禁锢三代之法,恢复到禁锢两代。

这点我觉得邓绥做的对,在面对贪官污吏的问题上,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了对他们的仁慈实际上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邓绥下令增以禁锢三代,也就是他的儿子与孙子也受到影响,三代人都不能再入仕为官。这是警告其他人不要贪污**,在想成为贪官时,要好好想想当贪官的下场。而那些贪官的儿子和孙子作为既得利益的受益者,他们也不算是无辜的,邓绥只是不然贪官污吏三代不得再入仕为官,这哪里严厉?

不过可惜的是邓绥死后,汉安帝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踩邓绥来彰显自己仁慈,又废除了禁锢两代之法,恢复到仅禁锢本人。这不是降低贪污**的成本吗?】

秦始皇嬴政和汉太后吕雉两人只觉得眼前一亮,这又是一个能够用的上的。

大汉的皇帝们眼前一黑,此刻都气的破口大骂刘祜这个蠢货,脑子有病,好好的把邓绥那个政策废了,这个子孙后辈要是出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一定废了他这个白痴,省的他祸害大汉江山。

东汉邓绥执政元年

邓绥怒及反笑:“呵呵!好个刘祜,好个汉安帝,若非是我的支持 ,你又如何能登上这无上的帝皇宝座 ?为了彰显自己是个明君,竟然废除了我立下禁锢两代之法,恢复到仅禁锢本人。这不是表示只要赞同你,就算是贪官也没事,还好有天幕,不然我都不知道你如此昏庸!心里对我有这么多不满!”

东汉的百姓们这会儿心里都恨不得马上将刘祜和陈忠生吃了,要知道这些老百姓最恨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这两个人,一个给贪官污吏求情,这在百姓们的眼里那就是一个同流合污的狗官,另一个废了邓绥的法,这不是妥妥一个祸害百姓的昏君吗?在他们的对比下,邓绥这个太后简直是他们百姓的救世主!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心里对汉安帝的评价差到极点,要知道他朱元璋心里最恨那些贪官污吏,为了整治这些贪官,他甚至不辞劳苦,亲自撰写了旨在整顿吏治的《明大诰》,在官场掀起一场场整肃之风,无数贪官受酷刑致死,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让官员没有人敢轻易越过雷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