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神龙之变后,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一手提拔的臣子,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故事并没有在上官婉儿身上上演。】
历朝历代的大臣们,看到上官婉儿这样在下一任天子治下还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没有因为伯乐武则天走后,就被下一位天子放弃,这另不少朝代的大臣们都破防,那个酸啊!
见到天幕这样描述,有些皇帝心里有点心虚,可是更多皇帝则是脸不红,心不跳,觉得自己那样做都是有理由的。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后,上官婉儿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谥为节义夫人,婉儿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复。
唐中宗李显又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天幕下的朝臣们此时此刻都不想再说什么了,那些原来看不上唐中宗李显的人,这一下也不得不承认李显这个皇帝,虽然不能算是什么他们心里符合标准的明君,但他们认为的平庸之君李显,也有其优点之处,可以说李显这点做的实在是太得那些臣子的心了。
对于上官婉儿引荐崔湜之事,有的人认为这是上官婉儿过失,她没看清崔湜这人是一个这样的人,就像唐中宗李显举荐,这是上官婉儿的错,上官婉儿后来知道了崔湜的错误,还与安乐公主帮助崔湜官复原职,这就是一错再错。
武周时期
武则天对自己三儿子李显从来都看不上,觉得李显不像自己,这还是武则天第一次对儿子另眼相看。
太平公主对于上官婉儿引荐崔湜之事并不在意,毕竟她自己也有这样的行为,可是太平公主对崔湜犯错连累上官婉儿这就非常的不满,在她看来上官婉儿有什么错,那都是崔湜无能。
上官婉儿面对太平公主如此偏袒自己,心里暖暖的,但对于自己日后竟然引荐崔湜这样的人,只觉得日后的自己确实有点识人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