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各朝各代对于大唐总是反对政变都无力吐槽了,这要不政变都称不上合格的大唐皇室是吧!
【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于是韦皇后上表请求规定全国士民百姓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又请求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岁就免除劳役,改易制度,用来收取人心民望,李显都准许了。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但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从这看出上官婉儿支持的另有其人。】
大唐贞观时期
这时的李世民已经对大唐一次又一次政变心痛至极,都不知该怎么说?只能当看不见,可是如果再回到当初,哪怕知道大唐日后会因此代代政变,他还会发动玄武门兵变吗?李世民虽然痛心,但是他明白自己还是会发动兵变。
大唐群臣们这时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明白玄武门兵变就是皇帝心里那根刺。
武周时期
“婉儿,不想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这是打算支持谁?”武皇看着上官婉儿,好似真的只是问问。
“李旦……还是太平,看来,是太平!也是,你与太平从小就要好。”
“母皇……”太平公主还未说完,就被武皇打断。
“太平,婉儿既然选择你,那这次母皇就给你一次机会 ,证明给朕看你的能力,皇位也不是不能又你上。”武皇看着女儿太平公主说道。
“是,太平会让您知道,太平是最好的选择!”太平公主听到母皇的话,心里非常的激动,这是母皇第一次明确的话 。
上官婉儿也为自己的好友感到高兴,太平终于能有争夺皇位的机会,自己一定会帮助太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