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二年(665年)左右,太平公主出生于东都洛阳。体态丰硕,方额广颐,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颇多权略,权倾一时。
高宗仪凤年间,太平公主被要求同吐蕃和亲,但因武则天拒绝而未成。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参与诛杀张易之兄弟,恢复唐朝国号,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广树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先天政变),赐死于家中。
为什么太平公主无法成为皇位继承人?
太平公主,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却未能成为女皇。原因在于武则天的权势考量、历史环境与宗法思想。
武则天为了维护统治,选择继承人时,只考虑儿子李显和侄子武三思。太平公主虽受宠,但封建宗法思想影响深远,武则天对儿子的忠诚更为信任,不愿将皇位传给外姓。
欧洲有公主身份的女王,日本有女天皇,朝鲜有女王,但在中国历史背景下,太平公主即使权倾朝野,也因性别与宗法限制,无法成为女皇。
武则天虽宠爱太平,但她的权力与责任更重,亲情奢侈。太平公主虽生活优渥,但没有真正威胁到武则天的统治,也未展现出适合皇位继承人的能力。
武则天最终选择李显或武三思为继承人,是出于对权力的谨慎考虑。太平公主虽有心,但因时代局限和自身性别,未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太平公主的一生,虽受宠,但未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可能性,源于历史的局限、宗法思想的束缚,以及武则天对权力的谨慎选择。太平公主虽有野心,但命运受限于时代和身份。】
大秦始皇时期
秦始皇嬴政都不得不佩服这大唐皇位竞争激烈,皇子公主都参加 ,这个太平公主比起李显李旦有能力,可惜太平公主虽有能力,但她的能力还比不得母亲武则天,武则天能成为女皇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再加上武则天过人的能力,才成功的。
贞观时期
李唐君臣满脑子都是政变二字,李唐皇室这是代代都逃不过政变。
李世民头痛欲裂,怎么回事?这些后世子孙什么都学,他自认为当时玄武门兵变那是无奈之举,还有李唐皇位竞争怎么公主也有想法。
武周时期
武则天听着天幕盘点女儿太平公主的死亡,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太平公主见到自己的失败被李隆基所杀,心里早有准备,只是不甘于自己失败了,可是哪怕知道自己结局,但要是放弃太平公主是做不到的。
上官婉儿见到天幕说太平公主死亡,心里虽早已明白皇位竞争的残酷,但还是止不住心痛,作为太平公主的挚友,她知道太平是不会放弃的,自己也一定会帮助她。
武则天沉默许久,突然问答:“太平,现在你还想要皇位吗?”
“母皇,您说过儿臣最像您,儿臣的答案,母皇不是有结果了吗?请母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太平公主坚定的对武皇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