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进戏园救风尘 > 第3章 入戏(三)

穿进戏园救风尘 第3章 入戏(三)

作者:姒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23:02:42 来源:文学城

一切都很顺利,午后在洋房里吃完饭就收到回信。除去母亲在信里写可以为她请来画画先生,但必不能怠慢课业,不可贪玩好事。

至于戏园接班,撇去母亲说她不堪大用,母亲还是软了心,信任她,让她这几天先啃下戏,至少研读过《牡丹亭》《梁祝》《长生殿》几部。

这时候江苏省内是包含上海,上海的租界日益繁华起来。她们的戏园不在那,在苏州。

只因为上海租界的人无非是外国侨民、买办、商人这类。日常生活都被洋货泡透。

而苏州的人才愿意把听戏曲,当做日常消遣。杨铃为不露怯,戏是肯定要啃的。她总不能到时候作为戏班主,连人家和她聊戏,都聊不出所以然。

画画先生一时半会找不到,这帮忙一块啃戏的角儿倒都是现成的,她平时多盯着戏班老师傅,看看师傅是如何教他们唱就行。

杨铃最先要啃下的戏是《牡丹亭》

戏子学戏,有两个戏本读。一个是舞台本,一个是案头本。案头本是完整的戏本,由文人撰写,用来最初研读熟悉故事。舞台本是戏子根据舞台来编写的简本。

这会留给杨铃读的案头本,只剩下《牡丹亭》

“这戏每天都得唱,晚上来看戏的多。教洋画的先生早上来教课,小姐您就午后来看看戏班唱戏就行。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问角儿。”管家越过长廊,又来到练戏堂。

杨铃来过一回,已经很熟悉。她手拿《牡丹亭》的案头本,因为有点紧张,捂在胸口。

这案头本有点年头,没有彩色画画部分,就是用皮麻纸书写装订。上面的字很清秀大方,应该是女性文人誊抄。

里面略有做过笔记的痕迹,可这个年代会写字的人还是算少数,可以看出做笔记的人,不怎么会写字。

所以只是在关键地方,点上几个小墨点。

杨铃嗅着案头本的纸味,旧书的味道倒是都差不多,和她买的二手专业书没区别:“那牡丹亭的角除了杜李,还有谁吗?”她迈着腿,缓缓往前走着,却冷不丁嗅到丝血味。

光线里漫着灰尘,满堂的人,都穿青黑素衣,若不是各有头发,看起来就像满屋的和尚,分不出类别。严格来说,他们是鸟,各唱着各的,上百只都被关在一笼,不得不挤在一块,谁都看谁不顺眼谁。

管家把杨铃人送到了,就抛下一句:“张逸。”

她也没心思留管家再问,只是站在大敞的门口处,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哪怕这群人,没有一个把目光放到她身上,他们都浸在戏里。

血丝味飘到杨铃的喉咙管。练戏堂里最中央,才十三四岁的男孩躺在长板椅上,被老师父一个板子一个板子打着,下身的衣物已经出血。打了有一会,血渍都是陈的,裤子皱巴巴,像一封陈旧的信。

“还记不住戏!这都几回了!过一月陈长官要是来听《牡丹亭》,你替不上你张师兄,让长官听你唱哑戏?”老师父边抹泪边打,板子高高落下,他卖力得痛心疾首。

周遭围了一圈的男伶,不往中间看,能往哪看呢。也都只好把目光,放在受罚的男孩身上。

“唔……唔!呜呜…”

杨铃原以为那男孩是杜李,她好歹也和杜李有过一面之缘,也算同病相怜。但等她听清那男孩清亮的哭喊声,她听得出来,不是杜李的声音。

无论是谁,作为受过正常教育,知道人自尊与平等概念的杨铃,还是天然对这样的场面不适、非常不适。

每个人都围着那男孩,像围着一口棺材,看着一个死人。面无表情的,居然还各个戏抛着、对着台词,戏唱得有声有色。

她脚底发麻,学生装下的小腿有点冰凉,扎的两条麻花辫,在肩头的分量也沉甸起来。那老师父打累后,把板子甩到一旁,撞上水泥墙,啪咚闷响:“行了,散开练戏吧,别让他哭声吵得人耳朵疼。”

“师父。”杨铃对上老师父浑浊的眼睛,在戏子们四散开后,嘈杂的唱戏声里,轻轻喊了一声。

老师父身板直着,眼珠一转,面色苍白里带有虚红:“小姐?”

杨铃又有点不忍心,看了看板子上躺着的男孩,男孩的汗珠还在往下滴,打完也痛完了,只咬着嘴唇不出声。

杨铃无可奈何,默默移开眼:“听师父您说,他是练牡丹亭的吗?”

老师父仔细一想,的确有人朝他吩咐过小姐会来盯戏,也就不多隐瞒情况,表情丰富得,像朽木般的脸上开出一朵花,懊悔的气势大喇喇冲来:“这不是还有一月,陈长官就要来看戏了。赶巧唱柳梦梅的张逸,生了嗓子病。”

“我就叫唱杜丽娘的阿旺去照顾,也让他趁机得一得张逸的真传。一边又新培养个柳梦梅。”

“谁成想是个不成器的胚子。戏唱不好,这么大还能被打得尿炕,影响旁人睡觉。”老师父气急败坏地指了指男孩,老手一抖一抖。

杨铃怕他再打,急得上前两步,忍着血味:“师父,可以了。”这戏班千百年都是这么打过来的,封建风气,她知道自己劝不住,也不好劝,于是先把话里的事揪出来,“这陈长官,是一月前就定好牡丹亭的戏吗?”

也难怪母亲叫她先学牡丹亭。虽然忧心着没和她讲这回事,但一月期限到,她免不了知道。

老师父缓过气,背靠在上头的戏台水泥底座旁休息,老态龙钟:“也不算。谁人都知道陈长官爱看牡丹亭,在上海的戏园看腻了,就来我们苏州看。”

“到时候,十有**点这出。”

杨铃点点头,心里确实一时半会没有主意,也跟着叹了口气:“那这嗓子病会不会传染?杜李要是传染了,连杜丽娘都没得唱了。”

“呵,一个个哪那么金贵都专人伺候。病了,杜丽娘也挑个新的唱算了。到时候谁都别想唱好,脑袋都被长官削下来才行。”老师父冷笑,又看到个唱得声音劈叉了的,指头就冲人脑袋飞去,戳了几下。

杨铃有点哑声,想好先抓重点:“我去看看杜李吧。劳烦师父告诉我他们在哪。”

师父说了地方后,杨铃转头就走。她早就被这吵得脑袋疼。

得罪长官当然没好果子吃,当务之急也是先看看杜李有没有事。

开戏园就和现在拍电影似的烧钱,戏子们的确没有那么金贵和大腕。大部分戏子都是挤在通堂的大铺里睡,冬天连热炕都没,小暖炉烧着一块用。

更别说专人伺候,平日里都是炒冷戏的戏子伺候名角儿。至于戏园里的仆人,都自有作用,打扫、端茶倒水都要人手。也就她和母亲有专用的仆人。

这顺着廊走过去,待到没再有练戏堂的声音,杨铃突突的心跳声才安静下来点。再左拐,快要走另一个院子。

午后朱阳懒洋洋晒着木头,丝丝老建筑的旧味。这戏园里进廊后的转门处怪像寺庙,木门中间做空,两侧的高处打上雕花窗户,有跨脚的门槛,不低。

院内是枝头簌簌的枇杷树,风吹叶打。杨铃看到间四通八达的乌木平房,左右也有房,不过空着。这些应该都是给名角儿住的,或是生了病用来隔离。

面对的那间里,还有一道人影在窗口处。

杨铃刚想走上前。

“轰——”

蓝瓷茶盏立刻飞溅到脚下,屋内在这一声后却安静下来。细密的瓷碎炸成飞花,所幸没割伤,只是把她再度吓到。

杨铃捂着速度又上来的心跳,差点一口气没过去。

除去茶盏,一同自关好的门被赶出的,还有个男人。

男人侧开脸,不惊不乍地从满是燎烟的地方走出来,关好门侧过身,抬眼见到杨铃,居然还能扯出一个轻轻的笑。

笑起来仍像一只粉蝶闪动,在阳光下晶亮着,哪怕今天只是着最简单的白色长衫,衬出他身形挺拔。

这屋内一点响动都没有,她也没听到屋里头那脾气大的名角儿说话,好端端的就闹起来。

这角儿倒是也说不了话,毕竟嗓子都坏掉。

杨铃闻到杜李身上的烟味,鼻腔里实在不舒服,往后挪一步,对上他错愕的眼神。她被茶盏摔他不错愕,她退后他却错愕。

“你嗓子怎么样?我是来学牡丹亭的,想来请教你。”说是专程看人,再顺便打探军官的消息,似乎显得氛围有些尴尬。

杨铃只好找了这个借口,顺便往枇杷树那走去,想背对他翻书,说出哪里不会。

先打好关系嘛,显出一副老师学生温良友爱的样子,这样问什么都方便。

杜李错愕的表情收了,他姿态从容,知道自己身上沾染烟味,也不走到她一旁:“还好,能唱。”

他只在远处,默默看她焦急翻书的样子。

杨铃翻了半天,终于找到原先有画小圆点的地方,心里放松下来。有画小圆点,应该表示很难懂吧,这样显得她有思考过才来问,不是找借口。

少女回过头,压好《牡丹亭》的书页,莹白的指尖正对那些小圆点,笑起来:“你教教我这些吧,我这里学不懂。”

杜李看到戏本上的台词,也看到她的笑。她在那抹笑里摇曳着,像花骨朵,毛茸茸地开起来。她是白的、金的、泛着珍珠彩的颜色。

他忽然有点无措,有点被她的笑烫到,睫毛侧过去:“小姐想听我唱戏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入戏(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