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阶下囚后,我和将军搞基建 > 第5章 基建遇阻,暗手初现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沈砚住处的木桌上,将竹片上“黑风口防御计划”的字迹照得清晰。

沈砚刚喝完一碗杂粮粥,就见亲兵捧着一套半旧的青布劲装走进来,躬身道:“沈公子,萧将军让小的把这个送来,说今日要去黑风口勘察,穿劲装更方便。”

沈砚接过劲装,指尖触到布料上细密的针脚,料子虽不是上等丝绸,却浆洗得干净挺括。

他换下身上的粗麻衣,穿上劲装后,对着铜镜理了理衣襟,镜中的少年身形清瘦,却因劲装的利落剪裁,少了几分文弱,多了些干练。

他将竹片塞进腰间的布囊,又把用来画图纸的炭条仔细收好,快步出门。

将军府的马厩里,萧彻已牵着两匹战马等候。

他今日换上了银色的轻便盔甲,甲片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腰间的长刀斜挎着,红色刀穗垂在腿侧。

见沈砚走来,他抬手将缰绳递过去:“这匹‘踏雪’脚力好,昨天让驯马师检查过,适合长途奔波。”

沈砚接过缰绳,看向马厩里的棕色战马,这马毛色油亮,四肢粗壮,脖颈上的鬃毛修剪得整齐,正是上次从驿站带回的北燕战马。

他翻身上马,动作虽不如萧彻娴熟,却也稳当。

两人并驾齐驱,朝着黑风口的方向疾驰而去。

出城后,道路渐渐崎岖,两旁的黄土坡上稀疏地长着几丛枯草,寒风卷着沙尘,打在盔甲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沈砚眯着眼,看向远处的黑风口,那里两侧的山崖像被巨斧劈开,中间的通道狭窄幽深,风从通道里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碎石,气势骇人。

“就是这里。”萧彻勒住马,翻身下马,银色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

他走到山崖边,俯身查看岩石的质地,手指在石面上摩挲:“这山崖是花岗岩,坚硬得很,要在上面凿洞建箭楼,得用重锤和钢钎,还得请熟练的石匠。”

沈砚也下了马,从布囊里掏出竹片和炭条,蹲在地上快速勾勒地形:“通道宽约三丈,最窄的地方只有两丈,适合挖陷阱。”

“咱们可以在通道两侧各挖三排陷阱,第一排埋尖刺,第二排设绊马索,第三排藏滚石,这样能层层阻挡敌军。”

他一边画,一边指着通道入口,“入口处还要筑一道矮墙,高约五尺,既能挡住敌军的视线,又能让咱们的士兵躲在后面射箭。”

萧彻凑过去看竹片上的草图,眼底满是认可:“你的计划很周全。我已经让人去凉州城召集工匠了,预计下午就能到。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凉州的木料不多,去年冬天又冷,不少树木都冻枯了,建箭楼需要的大梁,恐怕得从邻县调运。”

沈砚点点头,心里也有了计较:“邻县距离凉州有三天路程,咱们可以先让工匠凿岩石、挖陷阱,等木料到了再建箭楼,这样能节省时间。”

“另外,驿站里还有些废弃的木料,虽然零散,但可以用来做陷阱的盖板,也能省下一些材料。”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

萧彻抬头望去,见十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工匠,正推着装满工具的木车赶来,为首的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手里握着一把锃亮的钢钎,腰间系着围裙,围裙上还沾着石粉。

“萧将军!沈公子!”汉子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小的是城里的石匠头刘老三,奉将军之命来修防御工事。”

他脸上满是风霜,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灰尘,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处还有几道未愈合的伤口,显然是常年跟石头打交道留下的。

萧彻点了点头,指着山崖对刘老三说:“刘师傅,麻烦你带工匠们先勘察一下岩石的硬度,看看需要多少钢钎和锤子,列个清单给我,我让人去库房支取。”

刘老三应了声“好”,立刻带着工匠们散开,有的用钢钎敲打着岩石,有的蹲在地上测量尺寸,忙得热火朝天。

沈砚也没闲着,他跟着刘老三查看山崖,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刘师傅,箭楼的地基要挖深些,至少三尺,这样才能稳固,不然遇到大风容易倒。”

刘老三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沈公子懂的还真不少!小的原本想着挖两尺就够了,您这么一说,确实该挖深些,安全第一。”

就在众人忙碌时,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年轻工匠忽然“哎呀”一声,手里的钢钎掉在地上,鲜血从他的手指缝里渗出来。

刘老三连忙走过去,拿起工匠的手查看:“怎么回事?是不是钢钎打滑了?”

年轻工匠皱着眉,语气带着委屈:“刚才钢钎突然就滑了,好像有人推了我一下……”

他说着,环顾四周,却没看到任何人影,周围除了忙碌的工匠,就是空旷的黄土坡,连只鸟都没有。

沈砚心里一紧,忽然想起王怀安的眼线,难道是王怀安的人在暗中搞破坏?他快步走到年轻工匠身边,查看地上的钢钎:“钢钎的把手是不是松了?”

刘老三拿起钢钎,试着拧了拧把手,脸色瞬间变了:“这把手是被人动过手脚!原本是用铁钉钉死的,现在钉子都松了,一用力就会打滑!”

萧彻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的工匠,声音带着威严:“大家都停一下!刚才谁接触过这把钢钎?”

工匠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刘老三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担忧:“萧将军,这钢钎是今早从库房领的,领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出问题?难道是……”

他没敢说下去,但眼神里的怀疑却很明显,显然是觉得有内鬼。

沈砚蹲在地上,仔细查看钢钎的把手,发现把手内侧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用小刀刻的。

他站起身,对萧彻低声道:“是王怀安的人干的。他们不敢明着来,就暗中破坏工具,想拖延咱们修防御工事的进度。”

萧彻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了定论。他对工匠们朗声道:“大家不用怕,只是有人故意捣乱。从现在起,所有工具都要统一保管,领用和归还都要登记,谁要是再敢动手脚,别怪我不客气!”

工匠们这才放下心来,刘老三也连忙安排人重新检查所有工具,确保没有问题。

沈砚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心里却没放松,王怀安的人既然能在工具上动手脚,说不定还会有其他阴谋,接下来必须更加小心。

中午时分,萧彻让人送来干粮和水。

沈砚坐在一块岩石上,啃着硬邦邦的麦饼,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

他抬头望去,见几个流民正推着一辆木车赶来,为首的正是之前在城门口见过的瘦高个和矮胖流民。

“萧将军!沈公子!”瘦高个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笑容,“我们听说您在修防御工事,就召集了城里的流民,想过来帮忙,搬石头、运工具都行!”

他身后的流民们也纷纷附和,有的手里拿着铁锹,有的推着木车,虽然衣衫褴褛,但眼神里满是干劲。

萧彻看着眼前的流民,心里满是感动。

他走上前,拍了拍瘦高个的肩膀:“多谢大家愿意帮忙!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守住凉州!”

沈砚也站起身,对流民们笑道:“大家放心,咱们管饭,还会给大家发些工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点心意。”

流民们听了,更是高兴,立刻跟着工匠们忙碌起来。瘦高个和矮胖流民推着木车,将挖出来的碎石运到远处。

灶台边,抱着孩子的妇人正蹲在地上,用捡来的干树枝生火。

她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灰布棉袄,袖口磨得发亮,怀里的孩子裹着破旧的棉毯,小脸冻得通红,却懂事地攥着母亲的衣角,小声问:“娘,风好冷,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妇人伸手拢了拢孩子的棉毯,指尖触到孩子冰凉的小脸,心里一阵发酸。

她抬头望向不远处凿岩石的工匠,有人手被磨破了,也只是裹块布条继续干。

再看向运木料的流民,瘦高个推着比自己还高的木车,额头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她收回目光,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温柔却坚定:“这里就是咱们的家呀。萧将军和沈公子在修工事挡坏人,娘烧点热水,让他们渴了能喝口热的,他们有力气了,才能守住家,咱们就不用再逃了。”

她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糠饼,饼边都有些发硬,她先放在嘴边哈了哈气,才掰了一半递给孩子:“你乖乖吃,等守住了凉州,娘就去买白面馒头,给你夹大块的肉。”

孩子接过糠饼,用力点头,小口啃着,眼神里满是期待。

妇人看着孩子的模样,又添了把干柴,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她眼底也亮了起来,这是她逃到凉州后,第一次觉得,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下午,邻县的木料终于运到了。

沈砚跟着刘老三查看木料,发现其中有几根大梁有些弯曲,不符合建箭楼的要求。

刘老三皱着眉,语气带着无奈:“沈公子,这几根大梁恐怕用不了,得重新找木料,可邻县已经没有多余的大梁了,这可怎么办?”

沈砚拿起一根弯曲的大梁,仔细查看木材的纹理,忽然有了主意:“刘师傅,这大梁虽然弯曲,但木质很结实,咱们可以把它锯开,用来做箭楼的横梁,再找些直的木料做立柱,这样既能利用现有材料,又不影响箭楼的稳固。”

刘老三眼前一亮,连忙点头:“沈公子这个主意好!小的这就安排工匠们锯木料,保证不耽误进度!”

就在工匠们准备锯木料时,沈砚忽然注意到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工匠,鬼鬼祟祟地躲在木车后面,手里拿着一把小刀,似乎想划坏木料。

沈砚心里一紧,不动声色地走过去,突然抓住工匠的手腕:“你在干什么?”

工匠被吓了一跳,手里的小刀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挣扎着想要挣脱,却被沈砚牢牢按住。萧彻听到动静,也快步走过来,看着地上的小刀,眼神冰冷:“说!是谁派你来的?”

工匠浑身发抖,嘴唇嗫嚅了半天,才低声道:“是……是王怀安大人的人,他们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破坏木料,拖延修箭楼的进度……”

萧彻冷笑一声,对亲兵吩咐道:“把他绑起来,带回将军府严加审问,看看王怀安还有什么阴谋!”

亲兵们应了声“是”,押着工匠离开。

沈砚看着工匠被押走的方向,心里更加警惕,王怀安的人竟然混进了工匠队伍,若不是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他对萧彻说:“萧将军,咱们得重新排查所有工匠和流民,看看还有没有王怀安的人,不然咱们的防御计划,迟早会被他们破坏。”

萧彻眉头紧锁,语气凝重:“流民多是逃难来的,没户籍可查,直接问恐怕也问不出实话,这排查的法子得好好琢磨。”

沈砚早有想法,从布囊里掏出竹片,用炭条快速画了个简单的记号,解释道:“咱们分两步来。第一步,让刘老三牵头,找工匠里资历最老的三个师傅,让他们互相指认。”

“常年一起干活的,谁是最近才来凉州的、谁干活时总走神,他们最清楚,若有可疑的,先单独安排活计,派人盯着。第二步,对流民,咱们让他们说清‘家乡在哪、怎么逃到凉州的’。”

“再让同批逃难的人互相作证,说不出细节或没人作证的,就先安排在离工具房和木料堆远些的地方搬碎石,不让他们接触核心工事。”

他顿了顿,指着竹片上的记号补充:“另外,让亲兵立刻去做一批小木牌,刻上‘防’字记号,给每个工匠和流民发一块,进出黑风口都要验牌,没有牌子的一律不让进,防止外人混进来捣乱。”

萧彻眼前一亮,接过竹片仔细看了看,语气多了几分认可:“这法子既不兴师动众,又能精准找出可疑的人,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让亲兵去准备木牌,再找刘老三安排工匠指认的事。”

黑风口外的土坡后,一个左耳垂带着米粒大黑痣的灰衣汉子正趴在枯黄的草丛里,野草遮住了他大半身子,只露出一双紧盯着前方的眼睛。

他看着亲兵押着被绑的工匠走远,又听到萧彻和沈砚商量排查的法子,指节死死攥着腰间的竹筒,指腹因用力而泛白,这正是之前在将军府外传递消息的眼线。

“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他低声咒骂一句,从怀里摸出一张泛黄的草纸和半截炭条,借着土坡的遮挡,飞快写下几行字:

“首次破坏失败,工匠被擒,萧彻设‘木牌验身’‘工匠互认’排查内鬼,需另寻时机(如断粮、扰流民)拖延工事,速禀王大人。”

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草纸折成小块,塞进竹筒,又从怀里摸出一小把小米,吹了声短促的哨子。

不一会儿,一只灰鸽从远处的土坡后飞来,落在他的手臂上。

他熟练地将竹筒绑在鸽腿上,轻轻抚摸了一下鸽背,抬手将鸽子放飞。

灰鸽扑棱着翅膀,消失在暮色里。

汉子盯着鸽子远去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他伸手拍掉身上的草屑,猫着腰往后退,脚步轻得像猫。

他知道,萧彻现在肯定在排查可疑人员,绝不能暴露自己。

“萧彻、沈砚,你们别得意,王大人的后手还没出,这黑风口的工事,绝不能让你们顺利修完!”他的声音压得极低,消散在呼啸的寒风里,只留下被踩倒的枯草,在风中微微晃动。

夕阳西下,将黑风口的山崖染成了橘红色。

工匠们和流民们还在忙碌,有的在挖陷阱,有的在凿岩石,有的在锯木料,每个人脸上都满是疲惫,却没有丝毫懈怠。

沈砚站在山崖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有王怀安的暗中阻挠,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萧彻走到沈砚身边,递给她一壶水:“累了吧?喝口水歇会儿。”

沈砚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缓解了些许疲惫。他看着萧彻,笑道:“还好,比起凉州百姓的安危,这点累不算什么。”

萧彻看着沈砚眼底的坚定,心里也多了几分信心。

他拍了拍沈砚的肩膀,语气带着期许:“再过几天,陷阱就能挖好,箭楼的地基也能凿完,只要木料没问题,咱们一定能在北燕大军来之前,做好防御准备。”

两人并肩站在山崖边,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夜色慢慢笼罩大地。

远处的凉州城亮起了点点灯火,像一颗颗星星,在黑暗中闪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