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 第6章 想什么来什么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第6章 想什么来什么

作者:欣欣向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0:44 来源:文学城

归南把看完的笔记放回去,拿了第二本出来,顺便扒拉了一下匣子上的锁,才重新锁上箱子推了回去,不觉叹口气,她知道老爷子留下的这些医书医案是最宝贵的财富,根本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但不得不说钱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真不是笑话,搁以前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为钱发愁的一天,果然穷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底线,刚才自己甚至有种冲动想暴力破坏那个匣子,看看里面是不是装了一匣子钱,当然这种猜想完全不可能,老爷子一个村子里赤脚大夫,就算医术再好,也挣不来多少钱,何况还要供着孙女吃穿用度外加上学。

以这个年代农村的条件,像归南这样的农村女孩能有一间干净齐整且只属于自己的屋子起卧,已相当奢侈,何况床上还架了蚊帐,要知道老爷子屋里都是没有蚊帐的。

被褥干净暖和,衣裳虽不新却没有一件是有补丁的,就自己观察,整个桑园村衣裳裤子没有补丁的只有队长郑家福家的大孙子跟郑兰,孙子是郑家的长孙,是郑家福两口子的心头肉,郑兰是小闺女又争气的考上了县中学,总不能穿着补丁衣裳去上学吧,乡下人也是要脸面的。

除了这俩人就算队长郑家福的裤子上都打着补丁,穷是这个时代农村的常态,在这种大家都穷的常态下,归南的衣裳却没一个补丁,可见老爷子多疼这个孙女 ,在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下,对这个孙女极尽宠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也正因为老爷子对孙女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小姑娘高傲敏感却又自卑脆弱的性格,受不得一点儿打击,不然也不会因为一个男人就轻生了。

其实老爷子的日子过的很清苦,归南却过得不错,除了柜子里没有补丁的衣裳,抽屉里还有个日记本,大红的塑料封皮上印着**相,别看这么个塑料封皮的日记本,在这时候可不是有钱能买到的,尤其这种印着**语录的,大多是机关部队才有,归南一个乡下的姑娘就算手里有钱也应该没地儿买去。

所以这个大红笔记本的来路颇为可疑,归南拿着医案笔记回了自己屋,在桌前坐下,翻出钥匙打开侧面的锁头,拉开抽屉,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本印着**头的大红塑料封皮日记本。

归南一直没打开看过,总觉着窥探一个小姑娘的日记有些不道德,也不知自己重生过来的时候哪里出了岔子,记忆有些清楚,有些模糊,有些甚至一点记不得,譬如写日记的记忆就找不到一丝痕迹,按说小姑娘的日记里如果记录的是跟刘卫国的恋情,应该记忆深刻才对,没道理是一片空白啊,难道是跳河的时候因爱生恨,所以强行抹去了这段记忆,也不对,如果真恨的话,为什么没忘记刘卫国这个人,甚至自己清楚记得刘卫国念诗时的目光,他的目光那般炽烈。

这也是归南不觉刘卫国多坏的原因,刘卫国虽然选择了回城,但从他的目光便能看出是真心喜欢归南的,并不是那种渣男负心汉,只不过在爱情跟前程之间刘卫国选择了前程,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无可厚非。

难道这个大红的日记本是刘卫国送给归南的?好像也只有这个理由能说得通,归南伸手敲了敲日记本的封皮,目光落在旁边的书上,这姑娘显然对医书不感兴趣,作为归老神医唯一的孙女,她屋里找不到一本医书,而她的抽屉里却锁着宋词跟红楼梦,七六年虽然已经过了最动荡的时期,但乡下这种地方还没有完全松懈,宋词,红楼这种书仍不是能看的,若非桑园村的村民淳朴善良,队长郑家福一心护着,被有心人发现家里有这样的书,只怕这祖孙俩的日子不会消停。

而且,书页已有些卷边,可见经常翻看,归南对于宋词红楼不感兴趣,与其看这些她宁愿看老爷子留下的医案,故此这也是自她重生过来第二次打开这个抽屉,不知今儿怎么回事忽然想翻翻红楼梦,不想刚一翻开,便有东西掉了出来,等看清楚掉下来的东西,归南眼睛都亮了,这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为钱发愁呢就天降横财了。

谁能想到今天自己鬼使神差的翻开红楼梦,会掉出来两张人民币呢,还都是五块面额的,要是早知道这书里夹着钱,早翻了。

归南丢开红楼梦拿起钱对着窗户左看右看端详了半天,确认是不是假的,又忍不住失笑,这时候貌似还没有□□吧,两张五块面额的人民币,加起来就是十块,也不知道这时候的猪肉多少钱一斤,十块能买多少斤肉?

正高兴呢忽想到她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乡下姑娘,这钱是从哪儿来的?要说老爷子给的绝无可能,老爷子给孙女零花钱也没说五块五块给的,要知道这时候农村一家子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十块,五块钱是相当多的,难道是那个知青刘卫国给的,不可能吧,就算刘卫国家里的条件不错,也没说出手如此阔绰的,更何况他自己都是靠着家里的伸手一族,哪来这么多钱给归南。

如果这钱不是刘卫国给的又会是谁呢?归南又把另外两本书拿起来翻了翻,惊喜的发现每本书里都有两张五块钱,最后归南目光落在了那个大红日记本上,略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拿起来翻开,这回却失望了,日记本里的确夹了两张却不是钱而是两张笔记本上撕下的内页,每一张内页上写了一首诗,这两首诗归南有印象,是那个知青刘卫国写给归南的情诗,文笔不错但肉麻非常,归南想想都起鸡皮疙瘩,却被珍而重之的夹在日记本里,可见这姑娘完全被刘卫国蛊惑了,果然这种情窦初开的姑娘最好骗,两首酸诗就爱的死去活来。

归南把诗重新夹好,合上日记本放了回去,对于日记本上写的什么毫无兴趣,只是对着手里的意外之财傻笑,六张五块的就是三十块,对穷鬼的自己来说好歹算有点儿底了,虽说她不虚荣可手里没钱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至于这钱从哪儿来的?管它从哪儿来的呢,老爷子哪儿的东西不能动,这三十块钱既然放在自己抽屉里,那就是自己的,既然是自己的钱当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呗。

翻到钱的归南心情大好,打了哥哈欠,脱鞋上床补觉去了,打算睡醒后找郑三顺扫听一下去哪儿买肉,就冲二狗天天给自己送饭,也得让那小子解解馋。

归南这一觉睡到天擦黑,被院子里的说话声吵醒,坐起来揉揉眼,侧着耳朵听了听,是二狗,这小子底气足,嗓门大,说话跟打雷似的,想听不见都难,不过今儿嗓门倒是小了不少:“梅,梅姐姐你的辫子真好看。”

接着是郑兰打趣的声音:“是辫子好看还是梅姐姐好看?”

小家伙大概害臊了,磕磕巴巴的道:“都,都好看,都好看。”

郑兰捏了二狗的脸蛋子一下:“才多大就这么油腔滑调的,不是跟知青点那些知青学的吧。”

小家伙哼了一声:“我娘说那些知青坏的很,尤其那个刘卫国最不是东西,要不是他,南姐姐也不会……”二狗没说完,归南已经推开窗户。

正好截住二狗的话,郑兰跟王梅见归南醒了忙站起来,王梅显然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是我们说话吵醒南姐姐了吗。”

归南摇头:“我睡觉实的很,打雷都听不见,我呀是饿醒的。”

郑兰:“我跟王梅就是来叫南姐姐家去吃饭的,我大哥杀了鸡,二哥去山里新采的蘑菇,在灶上炖了大半天,可香呢,我娘还炒了肉菜呢,三哥去打了酒,就等南姐姐过去开饭呢。”

归南挑眉:“离着过年还老远呢,怎么你家又是杀鸡又是炒肉菜的,不过日子了啊。”

郑兰抿着嘴笑:“这不是有贵客吗。”说着瞄了旁边的王梅一眼。

王梅:“我可不是贵客,我们是好朋友。”显然不过一天一宿的功夫,两个小姑娘已经发展成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好闺蜜了。

郑兰眨眼:“你不是,你爸是啊,你爸可是咱们青山公社的书记呢。”

王梅没说话拉了拉郑兰的手,要不是为了给弟弟看病,她爸这个公社书记是绝不会在桑园村住下的,就算她爸不嫌弃桑园村条件差,她妈也待不住,现在住下也是怕弟弟的病有反复。

为了招待书记一家,郑家福可算下了血本,找归南过去说是吃饭,也是给孩子复诊,毕竟都过去一天了。

归南洗把脸,就提着药箱子跟两个小姑娘去队长家了,临走拍了拍眼巴巴流着口水的二狗许诺明儿给他炖肉,馋的二狗的口水流的更欢实了。

还没进队长家的院子老远就闻到了香味,馋的人直流口水,勾的归南愈发饥肠辘辘,才想起来早上就吃了两个包子一碗粥,果然肚子里没油水就是吃的多,搁以前的自己,两个包子能顶一天。

不过再饿也得先看了病人再说,归南一进院,就见王书记正跟村长坐在院子里说话儿呢,天还没完全黑下来,院子里比屋里亮堂,两人抽着烟,也不知说的什么,瞧着倒是有来有回,可见队长郑家福虽没念过书,情商却不低,不然也不能让全村的人都信服。

看见归南,王书记捻灭了手里的烟:“小南大夫来了,正等着你开饭呢。”

归南提了提手里的药箱子:“我先去看看病人。”

王书记:“哎,吃了饭再看也不迟。”这就是客气话,归南如何听不出来,笑道:“看了心里踏实,一会儿能多吃饭。”

王书记满意的点头:“小南大夫真是认真负责的好大夫,要是我们公社卫生院的大夫都跟小南大夫一样就好了。”

王书记这话一出口,郑家福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王书记竟然如此看重南丫头,要知道作为公社书记可不会平白无故开这种玩笑,话也不是随便说出口的,莫非王书记有意把南丫头调到公社卫生院去,要是真的就太好了,公社卫生院的大夫都是吃公粮挣国家工资的。

而且,南丫头这么好的医术在乡下可惜了,如果能去公社卫生院,往后就不用愁了,自己也算报答老神医当年的救命之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