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空杳杳西风老 > 第200章 白衣厩马

长空杳杳西风老 第200章 白衣厩马

作者:不思秦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0 04:40:22 来源:文学城

自李承霂说要李长逸学习歌喏语后,晚上的空闲时间便多了语言课。而且不止有歌喏文,还有呼屠语、勒觉语、契洛语。

其中呼屠语是呼屠与其周边游牧部落所通用的文字与语言,毕竟呼屠存在千年,自然与朝央终夏一般拥有了自己的文字与语言。勒觉语并非专指勒觉的语言,而是指受朝央终夏所影响的东部语言范围的统称,勒觉是兖州古语的读音,可译为东方之地,现在的莲罗、灵伊等国所使用的语言都属于终夏语言分支,也就是勒觉语。契洛语是曾经西方最强大帝国的语言,如今该帝国已经不存在,但是契洛语对西方的影响犹如朝央终夏对东方诸国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母系语。

关于为什么要学契洛语,李长逸不太理解。

祝宛筝直言:“现在使用契洛语的人最是野蛮,他们无礼傲慢,充满谎言,从西域而来的他们遍布长安,为了不被他们欺骗,所以殿下才要学他们浅薄愚陋的文字。”

“我不想学,如何?”

“除非殿下能让他们主动学习我们的文字。”祝宛筝似乎猜到了李长逸的想法,不忘苦口婆心,“如今我们国力强盛,只需要少部分人能懂得与外之交便可,沟通交流是我们应该做,且必须做好的事。而殿下不学,就意味着要多一些人去学,那些人不一定会像殿下与臣一般,人心难测,无法知晓替自己译文的人有没有参杂私欲,所以——”

“我明白,文字所承厚重可比史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字句皆须斟酌,如何能假借他人之口?”李长逸听够了严皓的唠叨,谁成想祝宛筝也是个婆婆妈妈的人,便直接用严皓的话堵住了祝宛筝的口。

祝宛筝这才放心。

“不过——”李长逸忽而一顿,盯着手里的书卷,像是自言自语,“远的没办法,这近的……”

至于李长逸到底说了什么,祝宛筝没有听清,只听到李长逸问道:“你既为兵部尚书,可带过兵?”

“带兵打仗的是十二卫总管大将军,臣并没有带过兵。”

李长逸又问:“卻晓晴?”

祝宛筝思索着,说道:“卻总领做过星罗卫中郎。”

“禁卫带兵却不打仗。”李长逸垂眸不再问了。

祝宛筝揣摩着李长逸的心思,多了句嘴:“如今长安城里带兵打过仗的人倒是有一位。”

闻言,李长逸抬眼看向祝宛筝。

“朝墨飞虹卫左武郎妊泠泠受召回京,前几日已经决定平调凉州凤羽卫左武郎,月底出发。”

“为何是平调?”受召回京的意思是皇帝要求回来,既然此人不是总管大将军,那么定是有别的特殊原因才会下旨召回,而官职调动仅仅是平调,就显得怪异了。

祝宛筝低眉说道:“朝墨飞虹卫总管大将军窦盟举荐平调。”

“飞虹卫比凤羽卫,如何?”李长逸忽而有了兴致。

“二者不可相比。”祝宛筝放下手里的书卷,跪坐在李长逸对面,倒了一杯清水。

默默看着祝宛筝为自己倒水,李长逸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歌喏语是每个皇子都要学的吗?”

“是的。”

“旁的人学吗?”

“凉汝十二氏中拥有歌喏血统的氏族子弟也要学。”

听了祝宛筝的话,李长逸心里的怀疑忽而消失。

师傅不仅懂歌喏文、呼屠语和勒觉语,还对皇宫中的各种事都了如指掌,甚至能够悉数说出关于父亲的各种小细节,怎么看都不像师傅自己说的,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幕僚。

李长逸曾试图寻找师傅的出身,最终一无所获。

白衣不惹尘,真的像尘土一般寻不到踪迹。

有时李长逸觉得师傅可能是还南王,但是他又困惑了——若真的是还南王,师傅何必隐瞒身份?

方才从祝宛筝口中确认了世家子弟也需要学歌喏语,那么还南王身边的一个人意外符合了李长逸心中的人选。

隋隐的母亲齐昌公主是父亲的姑母,他既是还南王的僚属,也是表兄。

联想到师傅对隋夜的态度明显比房着和伶俜要好,歪打正着,李长逸一通胡乱分析,偶然得知了隋夜的真实身份——隋夜是隋隐的亲属。

课后,李长逸去翻看了严皓提过的西域各国的书卷,发现契洛帝国已经灭国千年,仔细算起来,现在这个时间的势力确实属于北部山脉而来的只会烧杀抢掠的蛮人。同时,他再三确认了自己的发现,并将这份大胆的猜测深埋心底。不论师傅是不是隋隐,如今的皇宫都不能提及,自己也不能与他有牵扯。

入夜,昭天殿里还在议事。

每日都要来昭天殿,李长逸已经习以为常,没让余欢通报,他进了大殿。

刚坐好,思考该怎样才能与妊泠泠见一面,李长逸就听到李承霂提到自己:“既然众爱卿意见不能统一,不如让老九来拿主意。”

李长逸下意识抬头,就看到李承霂扶额说道:“逸儿过来。”

待到李长逸走到龙椅旁,李承霂指着跪坐在底下的一干大臣说道:“太子解郎祝清欢与秦王之女祐平县主自幼定亲,但祝清欢与太子掌事新垣涣于今年春三月缔结良缘,朕当时也与他们商议过,他们都点头同意。前几日,秦王说祐平县主为了祝清欢将年纪耽搁大了,祝清欢已经婚娶,也希望祐平县主尽快出嫁,恳求朕为祐平县主寻一门好亲事。朕觉得北野侍中的二子最为合适,可他们都不同意,认为北野晅不合适。朕不强求,既然不同意,那就找个合适的人选来,他们想了几天也没能找到比北野晅更好的人选,逸儿说说,该怎么办?”

李长逸差点以为听错了,难以置信的问道:“太子掌事是女人?”

“呃——”李承霂解释道,“是男人,都是男人。”

王元显说道:“此事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同为男子结亲,终归是会被世人嬉笑。”

李长逸听了后问:“为何同为男子结亲会同意,而县主嫁给北野晅却不合适?”

此话一出,北野蔼脸色越发难看。

一旁的王诲臣笑道:“九皇子问到了关键所在,只有北野侍中不同意罢了,秦王对这门亲事相当满意。”

注意到北野蔼异样的神情,李长逸看向了李承霂。

师傅说过当今圣上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不会被臣子的意见左右。所以,面前这四位大臣的各异心思都不会说服李承霂,而自己的想法也会是同一个结果,李长逸不知道李承霂需要自己说些什么。

李承霂仍旧是那副慈爱的笑脸,李长逸收起了好奇。到底是想起了李长明的警告,李长逸将问题抛了出去,纵使他也好奇其中原因,也不得不选择不感兴趣,他不该参与政事,不该说那么多话,也不该表露情绪。

略做思考,李长逸冷冷说道:“太子身边的男人相互结亲,各位竟然会同意,匪夷所思。”

李长逸的这番话扫了一干人的面子,李承霂将在座之人的细微表情看在眼里,出声说道:“不若让太子替自己妹妹找个良人,祐平倒是听太子的话,秦王也与太子关系亲近,比朕来当媒人强些。”

最后,几位大臣虽万般不愿,也只得认可了李承霂的提议。

因为李承霂说完便直接问起了李长逸的课业,摆明了不想继续讨论。

李长逸不急着回忆课业,问道:“看书上说起凉汝李氏皆是沙场裹血的儿郎,可我从未见过十二卫的总管大将军,也不知到底是怎样的男儿,今日问过祝尚书,现在京城里只有妊泠泠了,父亲可否让我见见他?”

李承霂有些惊讶,牵着李长逸,将他拉了起来,说道:“今后逸儿想见谁便直接让余欢去办,凡是逸儿想要做的事也可以吩咐余欢,不过要过几日才能让妊泠泠去见逸儿,妊泠泠的父亲病重,他离不开身。”

李长逸被送到门口,他明白父亲想要他走,识趣的不再说话,推门而出。

余欢则如常跟在李长逸身后,替李承霂解释道:“好几回了,殿下也猜到了,陛下怕发火的时候让殿下看到了,影响了心情。”

“以后训斥我的时候总是要影响的。”李长逸忍不住辩驳。

“陛下怎么舍得训斥殿下啊!”余欢立刻反对,“陛下每每说起九皇子殿下满是自豪,心疼还来不及呢。”

李长逸不想听,“我要骑马。”

余欢将李长逸扶到马背上,还没开口,李长逸一鞭子,就留下余欢一个人原地发愣了。

“看起来时候到了呢。”余欢自顾自说着,转身朝昭天殿而去。

不出所料,昭天殿里,李承霂正为了祝清欢与新垣涣一事大发脾气。

“太子虽没表态,但终归是为祝清欢求了情,你们呢,一个二个巴不得逼死太子。朕要怎么给逸儿说?说你们一心要祝清欢和新垣涣死吗?朕是有意废太子,却不会为了此种事让逸儿认清你们!”

余欢进去添置茶水,李承霂立马变了脸色,问道:“送逸儿回去了吗?”

放下茶盏,余欢感叹道:“九皇子殿下骑马越来越稳了。”

此话提醒了李承霂,不觉一笑:“趁着这几日天好,让滕绪把闲厩中的马匹挑选一些,送到司农寺的草场去,逸儿也该自己挑一匹称心的良驹了。”

“遵旨。”

端起凉茶,李承霂说道:“让太子回东宫去罢,反思三个月也够久了。”

余欢暗自高兴,面上如常,拱手一拜:“陛下圣明!”

“现在就去慕寸宫。”李承霂又说道。

“是是是!现在就去!”余欢退了出去。

皇帝开恩,解除了太子闭门思过的处罚,余下几人的心情各不相同,但他们头疼的事却一致。

选马择位是古老的传统,皇帝的心思隐藏在十二厩中,太子之位稳不稳,全看九皇子最后选择的良驹是帝位还是王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