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白衣惊世 > 第18章 第 18 章

白衣惊世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麓麓远知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3-29 14:49:52 来源:文学城

除夕过后,冰雪消融,一连几个晴天让许京城重新亮堂起来,一切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初二那天,陆元来长公主府拜年,他开年便迈进二十岁,等到过了生辰便能承袭世子之位,大概是有这层关系,让这傻小子看起来多了几分表面的沉稳。

“陆元代家父家母祝长公主殿下新年安康。”

管家来收了礼,这小子任务完成,立刻没了正形,“殿下,你听说了吗,大年初一那天,杨柳巷评出了新的花魁,听说美貌冠绝京城啊!”

“你小子,想干嘛啊?”

“我爹不许我去,你带我去看看呗,就看看,不干什么。顺便还能去盛烟楼讨一杯沉仙醉。”

长秦放下茶碗,“这还没及冠,就把自己当大人了。上回去盛烟楼买瓶子的事情宁国候知道吗?”

陆元用作封口状,“当我没说。”

在长公主府消磨了一日,临走时陆元对长秦说:“对了,父亲说,殿下若得空,可到府中一叙。”

“好。”宁国候找她,大概是想商量户部尚书的人选。

陆元走后,她对管家说:“七叔,备一份礼,明日我去宁国候府看望姑母。”

“是,殿下。”

老管家转身欲走,长秦叫住他,“等等。再找人做几件御寒的新衣,四五岁小孩儿的,我待会儿去书房挑几本书,一并送到南大营。”

“是。”

第二日,长秦带着鱼若去了宁国侯府。

宁国候夫人是长秦姑母承旋公主,她年轻时也曾上过战场,与宁国候便是在军中相识,后来负了伤,才决定成亲生子,之后长年深居简出。

“姑母,近来可好?”

“一切都好。殿下真是许久未来坐坐了。”

“琐事缠身,姑母莫怪。”

两人说了些闲话,宁国候才匆匆从前院赶来,一个浓眉大眼身高八尺的中年汉子,也怪不得陆元会害怕这个父亲。此时他看见长秦便告罪:“让殿下久等了,正月里事多,实在是……”

“小事,侯爷莫急。”

宁国候夫人起身,“那殿下和侯爷慢聊,我去备些吃的,中午便留下吃饭吧。”

“有劳姑母。”

“侯爷找我来,是有事相商?”

她这么说了,宁国候也就不绕弯子,“殿下可曾收到南境传来的消息?”

“南境?”她还以为宁国候找她是来商量户部尚书人选的,“南境怎么了?”

“我前几日收到信,说南海不宁,接连淹了好几个村镇,有东离的,也有大许的,海水倒灌临朝城……”

最后一句话出口,长秦几乎是立刻变了脸:“什么?!”

宁国候知道临朝触了她的逆鳞,赶忙安抚,“殿下莫急,临朝城并未损毁,海水不到三日便退去,所淹的城镇也没有百姓伤亡。”

这临朝城乃是南回灭国前平烈郡主的封地,也是郡主的身死之地。当年南回国难,长秦向先帝请愿出兵却被驳回,还求到了他这里,但那时东离势如破竹,从许京到临朝最近也要一个月,出兵晚矣。她在昭阳殿外跪了一天一夜,当时所有人都劝她不要去,可她不听,抗旨出了京城,到镇南候府借兵,切断了东离的后勤线。

只是最后还是出了差错,没能挽大厦于将倾,也没能像她说的,哪怕救下一个临朝也好。

临朝城最终还是沦陷,被东离屠了城。长秦到后,东离因忌惮退兵,长秦让人将整座城的尸体掩埋,主张祭祀清扫,又专门分出一直军队驻守了三年。直至如今,仍没有任何势力敢打临朝的主意,那一整座城,便成了大许与东离中间的中空地带。

想当年,长秦在临朝几近走火入魔,若不是先帝病重,急召她回宫,她差点就带兵打到东离去了。

听了宁国候的解释,长秦眉间不悦依旧没有散去,“不止这些吧。”

这时宁国候犹豫了一下,答到:“消息说,有人在南海边看见了异象,大鱼长鸣,天生异彩,流光中有士兵列阵。”

南海,异象……长秦握紧了拳头,指甲扎着掌心,“是真的?”

“消息是镇南侯府送来的,应当不假。南海如今人心惶惶,有流言说是……”

一向果决的宁国候居然接连吞吞吐吐,长秦忍不住叫了句:“侯爷!”

“说是南回有灵,要现世索魂。”

“南回有灵,现世索魂……”那声音低哑,“索谁的魂?”

宁国候说“殿下,但凡天象,本无意义,都是人心作祟,殿下莫要被其迷了心智。”他曾见过长秦在南境发疯的样子,那模样他一辈子忘不了,不仅是他,镇南侯府也是一样,所以有关南回的消息,根本不敢直接送到长秦面前。

“我不是三岁小儿,侯爷无须担心。”长秦整理好仪态,“我知道你们不信我,那此事便交由侯爷跟进吧,有消息通知我一声。”

“……好。”

“还有一事,是与这消息一同送上来的,徐州府与东离毗邻的一处村落,一夜之间突然没了人烟,仿若人间蒸发。”

“这又是什么怪事?”

“不知何故。但想必大理寺已经接到了报案。”

徐州府与南境隔着好几个州府,应当是没什么关联,但长秦却莫名觉得有些不安,“我改日问问沈清。”

从侯府出来,她心中一直不宁,连个假意潇洒的模样都装不出来,鱼若看得心里难受。“宁国候夫人给我带了一包桂花糕,还说下回给小侯爷做衣裳的时候要给我也做一套,问我喜欢什么颜色,你说是青绿好还是鹅黄好……喂!”

“嗯?什么?”

“……你到底怎么了啊?怎么说了几句话就成这个样子了?”

“没什么。”

看她不想说,鱼若便噤了声,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去打搅她。

回到家后,长秦在房里待了一下午,夜色初上时,终于还是出门,朝着那片灯火不灭的地方去了。

大年初三这一夜,她在杨柳巷春音阁开了个房间,叫了几个姑娘,消磨到半夜。

“殿下,今日我留下来陪你好不好啊?”

“殿下,我嘛我嘛,我唱曲儿给殿下听啊……”

“殿下,说好了只喝我倒的酒的……”

……

这一夜荒荒唐唐,长秦醉得不省人事,正当几个姑娘要把手伸向长秦外袍时,房门突然被一脚踹开,“你们几个,给我住手!”

这一声尖锐得很,吓得几个姑娘连忙收回手,“你是何人?知不知道这是谁,居然敢硬闯?”

门前的小丫头一甩手,一枚冷箭咻的一声穿过了一个姑娘的衣袖,把人带得倒在地上,“这是我主子!我看谁敢碰她!”

被这么一闹,桌前的人才悠悠转醒,眯着眼睛看了眼门口:“……鱼若,你怎么在这儿?”

刚刚还气焰嚣张的小丫头眼里立刻泛上委屈,“你大过年的不在家待着,跑到这种地方来,还问我为什么在这儿?”

看见她这副模样,长秦立刻醒了,赶紧起身踉跄着走到门口,“好了好了,回家回家。”说着把银袋往后一抛,“耽误姑娘们了,这是今天的酒钱。”

然后不理房里的争抢,搭着鱼若的肩出了春音阁的大门。

烟街柳巷里都是醉鬼,鱼若自己又扶着一个,心里慌,脚步也不稳,低低地抱怨,“不是早就不来这种地方了吗,怎么又跑来,还喝成这样。”

“喝个酒而已,大题小做……”长秦想到什么,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有人告诉我的啊,我睡着呢,有人敲了我的门,我开门就看见地上有封信,写着,长公主于春音阁醉酒。”本来长秦来这种地方她不会这么生气,反正又与她无关,但长秦今天心情本来就不好,而且这信的语气看着不太对,她才赶来。

能这么了解她的行踪,还能把信放到鱼若门前,想来也不会有别人。长秦回头看了眼,果然,盛烟楼那扇开着的窗户边,站着一个面带白纱的女人。那人正朝着这边,但察觉她的视线,似乎有些慌乱,居然径直关上了窗。

长秦低头笑了一声,“走吧。”

盛烟楼。

“楼主?”

“……嗯?怎么了?”

北舷居然忍不住笑了一声:“殿下人中龙凤,若是不想,谁也近不了她的身,楼主……何至于此呀?”

那语气里的调侃明目张胆,盛清吟瞪了她一眼,转身到桌前坐下。

“南海的消息前几日进了京城,我是怕她太冲动,做出什么日后后悔的事来。”

她难得目光躲闪,北舷也不揭穿,“是是是,楼主做什么都有道理。”

玩笑说完,正事也不能落下,“南海的事已经传开了,东离那边正乱着,这消息给他们添了一把火,东离太子甚至提出要把大半兵力布到边境,被弹劾了个透。”

盛清吟眼中带着寒意,“让他们闹去,闹得越大,我越是开心。”

“随楼主心意。”

盛清吟又叮嘱:“那些消息,送到东离去就好,别往大许传了。”

“殿下是怕长公主听到心里不悦?但楼主,您真的……从未怨过长公主吗?”

盛清吟微微一愣,“我有何怨?”

察觉到了她话里的警告,北舷只好垂下眼去。“楼主……”

“她当年抗旨出兵已是尽了同门之谊,后来诸多安排,更是情至意尽。若还对此心存怨念,便是不知好歹。”

“……是北舷妄言了。”

与此同时,复容带领的一千兵力也到了麟州府的长风山,与当地官员接洽后安营扎寨,开始勘探地形等一切准备,一直忙到深夜。

“想当年老子同长公主在北境浴血沙场,立下战功无数,如今,却只能在此土匪山下数星星。”

旁边的新兵发出疑问:“将军,浴血沙场有什么好的啊,如今在家中陪着亲人,难道不好吗?”

“哼,好个屁,是男人,就该上战场保家卫国,成天在朝堂上看他们勾心斗角算什么事儿!北境十年一乱,长公主守了四年才安稳下来,本来挺个十多年没问题,但若是任由朝廷继续如此烂下去,我看啊,三年都不一定能管到。”

“将军,北境是什么样的?”

“北境啊……”汉子枕着地上的枯草,怀念地回答:“春日里芳草连天,冬日里银装素裹,是个极美的地方,北境的姑娘浓眉大眼,男人壮硕有力,还有酒,北境的酒,比许京要烈的多!”

小将士眼睛都亮了,“日后我出息了,我也要去北境上阵杀敌!”

“哈哈哈哈哈好啊,不过啊,还是先把这长风山打下来再说吧。”

来啦!本章又名:论盛老板吃醋的一百种方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